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成功背后的“政府力量”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占地面积达4743公顷,是一座多功能现代化国际空港。近几年,韩国政府致力于帮助仁川机场以物流及产业园区为核心驱动,大力发展货运物流及产业园区,并在周边规划了国际商业区和旅游观光带,进一步强化了韩国仁川机场东北亚货运枢纽的地位。那么,韩国仁川机场自由经济区的发展到底有哪些经验呢?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跨国物流企业入驻
韩国政府在仁川机场的建设上突出强调枢纽城市以及航空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仁川机场定位于一个物流网络中心。如韩国建设和交通部在政策方面确立了通过物流产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政策目标。同时,明确提出要以仁川机场为中心,建设物流网络。目前,由韩国建设和交通部规划建设的仁川国际机场物流园区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并正式投入运营。
为了吸引外来物流企业入驻,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进驻园区的外资企业根据不同行业和投资规模,在今后5~7年内,可享受减免国际税、地方税、土地使用费等优惠政策;进驻园区的国内外货物,可享受免除关税、酒税等各项优惠待遇;政府允许企业可以直接建设物流、制造等建筑设施,最长可以运营50年。在政府规划引导下,仁川机场物流园区已经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国际中转货物。
依托机场设立自由经济区,进一步推动临空经济区的发展
为将仁川机场所在区域发展成为集航运、物流、金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经济特区,2003年8月,根据《经济自由区域的指定以及运营法律》,韩国政府正式确定依托仁川机场设立仁川自由经济区。
自由经济区在税收、外汇管制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特殊的经济政策,取消或放宽了对外商投资的各种限制:一是对外资企业实施税费激励政策。二是放松政府管制与加强行政支持。自由经济区内开放教育、医疗等服务行业;实行外汇制度自由化,允许主要的外国货币在自由经济区内自由使用;允许外国广播电视进入。三是改善外国人居住环境。在自由经济区内,政府除了建设大量绿地与休闲娱乐设施外,还在政府服务中使用英语,并建立国外高校的分校,引进国外的医疗机构等。
加强物流配套设施建设,简化海关通关程序
近年来,韩国海关以构建“21世纪世界最佳海关”为目标,全面提升了空港海关管理的效率与效力。一是改善进出口物流管理系统。二是加强快递货物的通关服务。三是完成“电子海关”建设。包括:安装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申报系统,与以电子数据交换(EDI)为基础的业务系统合并运行;整合31个不同的单独系统,加强内部管理系统的连通性能;建立覆盖进出口申报和检疫申请的“一站式”电子化通关系统(单一窗口)等。
实现开发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参与园区的开发与建设
为了加快机场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韩国政府还对原有的“修建—营运—移交”(BOT)开发模式进行了创新,利用“修建—移交—营运”(BTO)的方式开发、管理机场周边物流园区及工业园区。以仁川机场物流园区建设为例,在BTO模式下,大韩航空公司根据自己的需求向机场申请土地,然后建造符合自己要求的货站设施。在建造完成后,所有权马上移交给仁川机场当局。作为回报,大韩航空公司获得货站设施接下来20年的运营权。在运营期满后,大韩航空公司可以和机场协商后续合同。BTO的开发模式在利用承包商专业开发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为韩国政府和机场当局节约了大量投资建设资金,并且降低了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