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列车乘务员:大年初一在相思中与亲人擦肩而过
大年初一,列车乘务员汪晓花亲亲3岁的儿子,踏上开往成都的K848次列车。她的内心恓惶而又欣慰:职责使她只能暂舍稚儿,但她毕竟与丈夫、儿子共度婚后第一个除夕,团圆了16个小时。
今年春运,汪晓花所在的兰州铁路局春运任务艰巨。根据客流调查预测,兰州铁路局将在40天春运期内发送旅客353.1万人,较2010年同期增长4.1%。为此,兰州铁路局通过增开零客等方式保障春运,乘务组值班的频率大大增加,休息时间大大缩短,与亲人团圆的机会也更少。
“年年如此,习惯了。今年还比别人幸运得多呢。”看着汪晓花远去的背影,她同为乘务人员的丈夫高奎龙说。
4年前的一个冬日,汪晓花与同为乘务员的高奎龙喜结连理,蜜月之后就是新年,但他们无法共同贺岁拜年,而是踏上了各自服务的列车。其实,他们二人参加工作10年,每个人都有5年以上的时间在列车上守岁。在列车上度过的岁末,高奎龙、汪晓花凭着对列车运行时刻的熟悉程度判断出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
“最难过的时候,是辞旧迎新之际列车恰好经过城镇,冲天怒放的烟花令人伤心。心里念叨着:男人有泪不轻弹,一生只能哭三次。”高奎龙回忆。
高奎龙算了一账,列车乘务员平时每4天在列车区间往返一次,才能休息两天;春运、暑运期间还要加班加点,每年有60%的时间在列车上度过。乘务员夫妻你来我往,常分离难相聚,夫妻每年最多相聚120天。高奎龙夫妻告诉记者,他们二人所在的列车有时相向而行,两人就祈盼着两车相遇时能够看见对方。但列车在同一个车站停靠的机会非常渺茫,“我们都拿着列车时刻表,计算两车相遇的时间。但更多的时候列车在几十秒的时间里相向呼啸而过,什么也看不清,最多能收到对方一条短信。”汪晓花说。
在兰州铁路局乘务段,像高奎龙、汪晓花夫妇一样的夫妻列车乘务员比较普遍,有的夫妻结婚14年竟也不能在家共同度过一个除夕。仅以高奎龙所在的乘务组为例,据列车长曹建宏介绍,已婚的乘务员中,有20%的人的配偶是乘务员。曹建宏从事乘务工作20年,妻子原为同一车次的乘务员,为能照顾好孩子、多见见面,妻子主动调整到另外一条列车运行车次。但就是这样,曹建宏除夕在家的机会仅有6次,而且也不一定能与妻子共同团圆。
“夫妻乘务员就像铁轨一样,一路共同延伸,很难交汇在一起。”乘务员王炜感慨。他总结出夫妻乘务员的“三个对不起”:一是对不起老人,孩子尚未断奶,就要东奔西跑,只能拖累父母;二是自己的孩子,学习成长难尽家长责任;三是对不起自己的配偶,同在一个单位,夫妻谋面很难,对方一旦有头疼脑热,无法在旁照顾、关心。而他最感动的事,莫过于佳节来临却要出行,人群中闪出女朋友提着饭盒的身影,她为王炜送来了水饺。
王炜说,持久的工作压力让铁路职工姓了“铁”,在他所在的乘务组,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乘务组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的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十多年前刚上班时,每到年初单位班次排定,我就推算来年的除夕自己能否恰巧在家中。可是后来发现春运忙碌时计划会被全部打乱,算出来也没用。”王炜说,“与其推算,还不如准备好几个小节目,时刻准备着与同事们、旅客们欢度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