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东航安徽维修部定检车间发动机组组长张龙
图:图为张龙现场工作照。摄影:方小平
民航资源网2011年4月12日消息:因为热爱蓝天,他自小立下了投身民航的梦想;因为热爱机械,他与机务维修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安徽维修部定检部定检车间发动机组组长张龙。
说到张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业务能力强,踏实能干。今年刚满32岁的他,98年从民航技校毕业后来到安徽维修部,一晃13年过去了,当初毕业时的青涩早已不再,经过不懈的奋斗,他已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合格的飞机维修人员,成为定检车间的生产骨干。在这13年中,他始终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了飞机维修事业,他宁愿自己多吃点苦,也要保证飞机的维修安全。
08年元月29日,2269飞机左发由于冰块进入,致使飞机停场不能继续飞行,要进行排故,作为业务能手的张龙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排故的重担。在接到工作任务以后,他晚上8点多钟赶到机场和其他同志全力投入到飞机检查和排故中,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30日晚,他又来到机场进行风扇叶片的安装和配平工作,直到次日凌晨才忙完。由于风扇叶片配平数据采集困难,工作必须连续进行, 2月1日下午,张龙同志再次参加风扇叶片的配平工作,又是工作到2月2日的凌晨。2日晚,发动机厂家的方案传到维修部,张龙同志汇同其他人员经过一夜的苦战,终于完成了2269飞机左发冰击后的抢修工作,使飞机及时投入到春运保障工作中。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之下,寒冷和劳累使张龙不禁病倒了,但其辛勤的付出也换来了飞机的康复和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任何行业都允许差错,唯独我们飞机维修要滴水不漏!”张龙说他是个粗人,但对待工作他又挺心细。飞机维修是一个高责任、高风险的作业,在长期的维修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众多人为责任事件,绝大多数是因维修人员遗忘、心存侥幸所致。作为班组长的张龙同志深知这一点,每次做定检工作他都早早来到现场,仔细翻阅工作单,查手册,把工作量大和容易出错的项目拿出来在班组会上讲明,明确责任,同时,每次在工作之前他都要召集组员开会,反复提醒大家树立安全至上的思想,要做到工作不漏细节,检查不漏疑点。定检工作开始后,他在发动机上爬上爬下忙个不停,为了做好总体把关和检查工作;每次到了吃饭时间,他没有和组员们一起去吃饭,总是一个人拿着工作单在检查,最后,随便吃点盒饭就行了;每次等到大家都把自己工作单上的事干完去休息的时候,张龙同志却没有休息,他在发动机上反复检查是否有遗漏和做错的地方。正是有这样的工作精神,让张龙在定检维修中一次又一次地保证了飞机维修质量和维修安全。不久前,张龙同志在一次定检工作中发现一个安全隐患,反推滑轨一处隐蔽的地方发生了断裂。他及时上报并组织人员维修,确保了飞机安全。
通过细心观察,仔细检查,张龙不仅做好工作单要求的程序内容,而且还做好工作单要求以外的工作内容。09年上半年,MD90飞机陆续退租,为了配合退租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就包括更换发动机,张龙领导的发动机组不但出色地完成这些任务,他本人还在工作中发现了很多影响飞行安全的问题:2263飞机的发动机本体漏燃油,2265飞机的发动机反推液压管漏油……,像这样为了保证飞机的安全,对维修工作认真负责的事例在张龙身上还有很多。
由于历史原因,安徽维修部一直是在维护两种机型——MD90和A320,这对于维修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因为两种机型差别很大,如果业务不过硬,很容易在维修过程中产生差错。当一些长期维护MD90的师傅对于A320 还不太了解的时候,张龙已经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翻阅了大量的A320机型维修资料,后来他又被车间选派去上海学习。经过自己的努力,张龙同志成为车间第一批拥有A320 机型执照签署的人员。
张龙同志平时也很注重对年轻员工的培养,对于刚刚来到公司的大学生,他总是很认真地讲解工作中必要的知识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故障或者信息,把他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交给年轻的同志。在工作中,张龙同志更是没有一点架子,一些小的勤务工作,如推工作梯,加滑油,他都事事亲历亲为,没有半句怨言。作为班组长,他始终冲在最前方,给年轻同志树立榜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张龙同志总会很耐心地讲解部件的拆装流程和一些经验技巧,然后放手让年轻同志去做,对于年轻同志不懂和出错的地方再详细讲解,这样迅速提高了年轻同志的动手能力。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工作精神,他与他的徒弟一起,在当年均获得工程技术公司“优秀师徒”的称号。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张龙同志在机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他始终把安全细致放在第一位,做出了一份不平凡的业绩。愿张龙“细心苦干奉献”的敬业精神,像指路的明灯,照耀年轻机务员工奋斗之路,奉献青春,奉献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