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轻骑兵”的多种角色 小飞机有大能量
图:通用航空飞机正在进行灭火作业。
编者按:在重大灾难、突发事件中转运伤员、运输救灾物资;航拍灾害现场,为救援指挥提供第一手资料;执行防疫工作的喷洒任务,喷洒农药来应对虫灾……通用航空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各式各样不可或缺的重要功效。最近,通用航空给人印象最深的作业,恐怕要数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的航拍,全面、立体地展示了事故现场的真实情况,震撼了无数观众。本文试图追寻近年来在重大事件中通用航空飞机的身影,为您盘点——
7月10日,载有173人的俄罗斯“保加利亚”号客轮在伏尔加河沉没,俄罗斯方面立即派出一架直升机与两艘救援船到现场开展营救工作。飞机迅速、不受陆路交通状况限制的应急救援功效,在近来我国国内的重大突发灾难与事件中,也越来越频繁地得到展现,归属通用航空门类的小飞机在应急救援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最后10公里的“轻骑兵”
重大突发灾难发生后,救灾的第一要务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灾区,开展救援抢险工作。但无论是地震、泥石流还是洪灾、雪灾,地面交通通常都会遭到破坏,抢修需要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空中力量的加入无疑至关重要。
尽管大飞机囿于起降条件的要求,并不能将救援人员运送到灾区中心,只能用以直升机为主的小飞机进行“接力飞行”。“汶川地震可以说是通用航空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通用航空发挥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完成短途人员、物资和装备的运输任务,也就是解决机场到事故发生地‘最后10公里’的交通瓶颈问题。”民航局通用航空处副处长靳军号说,在这“最后10公里”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通用航空门类中的直升机。汶川地震后,很多救灾物资要先运送到广汉机场,再往灾区转运,直升机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直升机不光是运送物资和抢险人员进灾区,还承担着灾区伤员、重要物资撤离的任务。
而在让人揪心的震后堰塞湖处置中,直升机的吊装、吊运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很多挖掘机都是利用直升机的机外载荷运到堰塞湖现场,随后分秒必争地开展处置工作。
在我国南部洪水、西藏和新疆地区出现雪灾等应急救援行动中,但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而地面交通工具在短时间内又难以发挥作用时,“天兵”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出动。
抢险救灾的“空中指挥部”
一年多前,大连“7·16”漏油事故发生后的次日清晨,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即受命派出一架直升机,前往事故现场勘察油污情况。该飞机在第一时间通过无线通话系统将现场信息传达给指挥部,还进行了大量的影像资料采集,为指挥中心研究制定海上清污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而从2010年7月16日到8月9日的25天时间内,该救助飞行队共派出4架直升机执行空中勘察任务26次,巡航时间达50小时11分,搭载专家和技术人员40余人次,采集了大量现场录像资料,拍摄巡航照片数百张,为地方政府指挥清油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溢油分布面积、区域、漂移趋势等决策依据信息,在清油决战工作中发挥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
靳军号告诉记者,不管是直升机还是固定翼飞机,在应急救援指挥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升机能起到的作用是“实时指挥”,在汶川地震中,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两架直升机——一架贝尔206,一架小松鼠先后携带相关设备,对灾区进行了空中拍摄,然后将采集到的地面数据实时传递给地面的指挥中心。
而在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家测绘局调用3家通用航空公司的固定翼飞机,对灾区进行航空摄影作业,将整个灾区的情况提供给救灾指挥部,作为救灾指挥的参考。
此外,从事海上救助的直升机,还装有红外探测装置,用红外线进行人员探测,提高海上人员搜救的成功率。
防灾减灾的“飞客”
在靳军号的记忆中,通航飞机在30多年前的唐山地震中还承担过一项特殊使命——灾后防疫。
“重大灾难后都要预防发生大的疫情。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都可以执行防疫工作的喷洒任务,只要在飞机上添加一个外挂的喷洒设备,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靳军号介绍,唐山地震后,曾经用运5飞机对整个唐山市区进行过卫生防疫。当然,无论是用固定翼飞机还是直升机喷洒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因为喷洒作业一般是在距离地面3-8米的高度进行,如果地形比较特殊,固定翼飞机就无法作业;而直升机虽然不受地形限制,但有升限限制。这方面的影响可以从玉树地震的灾后救援中看出来——玉树并没有像汶川地震救灾时那样调用大量直升机参与,因为我国现有的直升机没有可以在高原进行作业的。
通航飞机还可以用来喷洒农药来应对虫灾。就在这几天,为应对50年一遇的旱灾带来的“蝗灾”,长沙市政府已经决定启用飞机灭蝗。除此之外,通航飞机通过开展护林作业和人工增雨,还可在预防森林火灾、降低旱情方面发挥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