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浙江机长严铭用实际行动诠释安全在心中
图:东航浙江分公司机长严铭。
民航资源网2011年4月19日消息:作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浙江分公司的一名优秀机长,严铭已经在东航工作了十一年。十一年来,严铭飞行时长达1万小时,安全飞行500万公里,以绕地球赤道一圈4万公里计算,他已经绕着地球飞了125圈。
进入飞行学院后才知道自己也做过飞行梦
2000年,大学毕业的严铭进入了东航,成为一名飞行学员,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职业飞行生涯。然而,谈到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开飞机,严铭认为纯属偶然。
“当时我在上高三,下课休息的时候突然听到学校广播响起来,通知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到教务处去。”严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到了教务处,我们才知道原来是东方航空公司委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来我们学校招生。”
严铭却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地方是超出常人的,除了玩过单双杠,平衡感比较好。“不过当时能去面试是因为我们学校只有7个人眼睛没有近视,而我就是其中一个。”
直到那个时候,严铭才有了“开飞机”的念头。然而,视力好并不能成为严铭进飞行学院的“敲门砖”,想成为一名飞行学院的学生需要经历层层考验,除了严格的体检以外,还需要通过面试和考试。
1996年,在取得各项“通行证”以后,18岁的严铭终于考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驾驶专业,开始了翱翔蓝天的梦想。
其实,严铭曾经也做过飞行梦。大二的一次假期严铭回到老家,妈妈突然拿出他小时候的日记本给他看,“里面有一篇文章是我的梦想是长大以后能开飞机,原来我从小就有一个飞行梦,现在成真了。”
飞行员的一生都在考试
从飞行学院的学生,到成为东航的飞行学员再到副驾驶、机长,最后成为一名飞行教员,严铭的这种身份转变来得并不容易,并且每天都在做基本功。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大连招生的时候有好多人报名,但是经过第一次体检以后就只剩下400多个人了,最后一共才招收了13个学生。”严铭说到,“进入学校以后,我们那一届学习飞行驾驶的一共是350人,但是由于身体素质或者其他原因,只能转入其他专业,最后毕业的人不到300,淘汰率很高。”
用严铭的话说,“进了飞行学院并不代表你是一名‘准飞行员’”,还必须通过各种考试才能驾驶飞机。现在,即使成为了飞行教员,严铭还是要接受考试。
“飞行过程中我们都是用英语交流,所以我们都必须参加国际民航组织要求的专业英语四级考试,这种考试每三年要考一次,如果考不过,在飞行中很多航线的会受限制。”除了英语考试,每年东航都必须进行模拟机训练两次,加强技能和安全方面的培训考核;换季理论考试两次,执照考试一次等大大小小很多考试。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业务技能,通过考试来检验飞行员的能力。
此外,每次执行飞行任务时,严铭都必须提前接受一次考试。“我们一般都是在周末的时候接到下一周的飞行任务,在执行任务的前一天,我们必须进入东航飞行网,参加飞行前的准备,并在准备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会涉及到一些飞行的专业知识,飞行目的地的天气情况、飞机状况、航线航路沿途的空域情况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飞行的安全。”
安全是一,不安全就是零
“作为一个飞行员,只有到你退休的那一天,最后一个航班的飞机安全落地,脱下身上的工作服,这个时候你才能骄傲的说,我是一个合格的飞行员。”严铭的一位领导感慨到。
“安全就是一,不安全就是零”,对于东航的每一位员工而言,“安全意识”是他们上岗前的必修课,也是他们在工作中必须奉行的最高宗旨。
“在飞行过程中,技术是安全的基础。”严铭认为要保障安全首先要技术过关。从大三开始,学校就给学生安排了飞行训练。“当时,我们一年需要飞近200个小时,最开始只是练习起飞和降落,200个小时需要每天练习才能达到,通过这样的训练来提高我们的驾驶技术。”
进入东航成为飞行员以后,严铭还必要参加各种模拟机训练。模拟机训练会模拟飞行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情况,比如在飞机离地瞬间一台发动机失效,或者飞行过程中遇到突发的恶劣天气,这就要求飞行员根据自己的飞行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飞行员在飞机上的最大作用就是处理一切不正常的的突发情况。”严铭对安全的诠释不仅仅在于安全飞行。身为机长的他是整架飞机上所有人的“大家长”,发生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事情他都必须安排和处理。
“比如说航班延误,恶劣的天气情况或者航班流量过大都有可能造成航班延误,这个时候驾驶舱就必须将延误的原因告知旅客,安抚旅客情绪,并及时作出安排,保证所有旅客都能顺利安全地抵达目的地。”严铭的日常工作除了驾驶飞机,还需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哪怕只是客舱座椅后面餐桌的卡口坏了,我们都必须记录在案,因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需要撤离,餐桌收不上去会影响乘客逃生。”
尽管有着十年的飞行经验,但是严铭依然奉行“安全是责任,安全在我心中”的信念,确保让每一个航班都能安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