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航空餐标准缩水 业内称服务定位不明确
据经济之声报道,这两天,有关“民航餐饮标准缩水”的话题引发网络舆论关注。先是有网友发帖称“十一期间,航空公司以行程太短为由,在饭点不提供正餐”,并质疑航空公司从乘客嘴里省钱,太不像话。随后众多网友跟帖,反映航空公司餐饮标准大不如前。为什么航空餐食标准会降低?航空公司对这个问题如何回应?配餐矛盾未来如何解决?
十一期间,王小姐乘飞机从湖北恩施经停武汉回北京。一路下来,饥肠辘辘:
王小姐:一点起飞五点到,经停时两点多,期间一小瓶不到300毫升的矿泉水,一小盒曲奇饼干。之前一直有晚餐,中午我就没吃饭,想飞机上填饱肚子就行。所以,个人来说有点失望。
去大连串亲戚徐先生也有类似遭遇:
徐先生:之前服务什么的都挺不错的。过了饭点了,一人发袋饼干一包花生,就算打发了。咱也别挑剔人家,但硬件服务和配套的东西该有啊。
记者注意到,餐食配额和质量下降的情况,多发生在短途和特价折扣航班上。但旅客们认为:从客人嘴里省钱,未免太过小气。
对此,国内某航空公司人士回应说,免费餐饮在国际上也不是必要服务。市场竞争和需求不断拉低航空公司票价,另一方面成本增长、大量浪费、飞行安全等也是航空公司配餐调整的原因。
航空公司人士: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众口难调,统一餐食后浪费很大。民航局要求起飞前后的三十分钟,都有很多安全流程要做,不能让吃饭来影响这些流程。不免费提供餐食和短航线上简化餐食是个大趋势。
一顿餐食真要让航空公司非省不可吗?中国民航大学经管学院李晓津教授说,餐饮成本在航行总成本中比重很小,约占2%,但在利润中占比却不容忽视。
李晓津: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航空公司的成本是100块钱,收入是102块钱,就2块钱利润,但航食的成本也是2块钱。所以在利润里比例高,所以今年整体盈利利润不太好的情况下,航空公司降低成本的动力比较强。
运营压力在身的航空公司和吃惯免费餐饮的旅客,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长远必然让航空公司品牌受损。
李晓津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航空公司服务定位不明:到底是高票价高服务,还是低票价低服务。新加坡航空公司,餐饮配给全球有口皆碑。但以从北京到新加坡的票价为例,国内航空公司要五千左右,新航往返大概要八千,愿意享受高服务的旅客也可以接受。
李晓津认为,市场双方未来统一认识,仍要经历过渡阶段。这个过程中,航空公司要在尊重传统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循序渐进:
李晓津: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第一,常态情况下,要保证必要的,80%顾客都需要的餐食水平,这也是参与竞争的一方面。第二,都要扭转观念。就像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如果顾客选择低票价,就要承受低标准的服务;如果定位自己是高服务的公司,要向顾客说明高票价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