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十二五规划:航班正常率达到80%以上
图:首都机场集团总经理、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董事长董志毅。
首都机场集团在规模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场管理集团,旗下管理着包括首都机场在内、全国近四分之一的机场。除机场管理、机场服务保障和机场建设之外,集团在金融、地产、物流等相关板块也展现出旺盛的发展活力。作为国内外举足轻重的机场管理集团,“十二五”期间,首都机场集团将会走向何方,将有怎样的变化,将对中国民航业、乃至世界机场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首都机场集团总经理、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董事长董志毅。
转变发展方式走品质化发展的道路
记者:通过这些年的发展,首都机场集团在体量上已经做到了世界最大。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基本思路是什么?
董志毅:民航局党组提出了中国要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企业,特别是航空公司和机场公司。对接民航强国战略,做好首都机场集团的“十二五”规划,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关键是需要搞清楚目前我们发展的基础怎么样,主要问题是什么,下一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的发展,首都机场集团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集团的规模实现了快速扩张,管理总资产超过了1300亿元,员工数量超过5万人;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成员机场在历年行业安全审计中均处于各地区前列;服务品质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成员机场旅客满意度均达到4分以上,首都机场ACI旅客满意度世界排名由2006年的62名上升到第4名,成为机场服务品质提升的经典案例;集团在基础设施、重大紧急保障能力、管理型变革等方面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多次荣获国内外、行业内外的大奖,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当然,挑战和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是:机场主业盈利能力与投资规模和速度不相适应;资产效能需要进一步释放,财务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经营资源效率有待提高,管理型机场建设还需要继续深化;公司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加快推进。
立足于这样的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我们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转变方式,聚焦品质化发展,最终实现有安全的发展、品牌化的发展,负责任的发展,为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说的“有安全的发展”就是要确保生产的安全、实现经营的安全、服务好国家的安全;“品牌化的发展”就是要实现有效率的发展、有效益的发展、有速度的发展、有竞争力的发展、专业化的发展。“负责任的发展”就是必须落实好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将北京新机场建设为“全球空港的标杆”,集团总体实现应有的综合效益;落实好对股东的责任,成员机场要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其他成员企业要实现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净资产收益率;落实好对客户的责任,坚持以“中国服务”理念为指导,提供优于竞争者的服务;落实好对员工的责任,真正实现员工“职业有发展、工作有快乐、生活有品质”,让员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为了把品质化发展的思路落到实处,我们将着力打赢“八场硬仗”:一是践行中国服务,提升品牌效应;二是助力世界城市建设,打造大型国际枢纽,三是创新建设模式,建设绿色机场;四是践行科学发展理念,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五是创新集团融资理念,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六是提升集团资源价值,打赢效益翻身仗;七是深化集团流程再造,提升总部管控效能;八是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生活品质。
倡行“中国服务”打造一流品牌
记者:近年来,首都机场集团在“倡行中国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十二五”期间,如何继续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董志毅:2008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首都机场时指出,首都机场是中国第一国门,你们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时隔一年,李家祥局长在首都机场大讲堂作了一次专题报告,他指出机场是国门,展示的是国家形象。首都机场集团是以机场管理、机场服务保障和机场建设为主体的机场集团,作为一个国门集群,“倡行中国服务,展示国门形象”是我们神圣的使命。我们理解的“中国服务”是“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从机场行业来看,它的核心内涵是“安全顺畅、便捷高效、贴心愉悦”。
“十二五”期间,我们给自己确定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一是成员机场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到2015年,集团所属成员机场,机场原因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08,其中首都国际机场因机场原因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05;二是将首都机场建成大型国际枢纽,中转旅客比率达到25%以上,MCT少于1小时,形成6-8个航班波,2小时内的中转衔接机会达到国际先进机场水平;航班正常率达到80%以上;在2009年水平基础上,旅客进出港时间缩短20%,航空器进出港时间缩短20%;三是各成员机场实现同层级领先。在机场安全、服务质量、运行效率、运营效益和绿色节能减排等方面成为同层级(旅客吞吐量上下浮动100万人次)领先机场,相关指标的综合得分居于同层级机场前三名;四是品牌价值持续提升,首都机场进入国际领先机场行列,成为全球知名品牌,ACI旅客满意度不低于4.9,其他成员干线机场ACI旅客满意度最低值不低于4.6。除首都机场外,在其他成员机场和机场专业化经营领域,形成2-4个具有行业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特色品牌。集团公司整体品牌价值提高,行业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五是运行与管理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集团劳动生产率比2009年增长25%,总资产周转率达到18%,单位产出能耗比2009年降低15%。
为达成这些目标,在一定规模的成员机场中,我们将努力践行一种思维、推动两个转变、推行“三三三”管理体系:一种思维即超越组织边界的思维,充分发挥机场管理机构的作用,协调所有驻场单位实现战略协同、文化协同,提升机场整体的服务保障能力;两个转变即“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从以管理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简言之即由“自以为是”向“客户为是”转变,从“管理为上”向“服务至上”转变;“三三三”管理体系即安全、服务、运行三大管理平台,安全、服务、运行三大管理标准,资源、声誉、经济三大管理杠杆。总体上,通过5年的努力,“中国服务”品牌在全球机场业具有了广泛影响,成为全球服务领域的标杆。
创新发展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根据“十二五”规划,首都机场集团未来5年,总投资额将超过1500亿元,一方面投资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带来的经营压力也会很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董志毅:“十二五”期间,为落实民航强国战略,满足航空运输持续高速增长对基础设施的新需求,首都机场集团旗下将新建16个机场,集团所属成员机场基础建设投资总额预计为1542.82亿元,其中政府主导项目投资总额94.21亿元,集团主导项目投资总额1448.61亿元。到今年年底,首都机场的吞吐量即将达到或超过设计容量,北京新机场建设已迫在眉睫。据测算,北京民航市场的终端容量为2.2亿人次左右,为此,北京新机场将通过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首期投资800亿元左右,一次性建设4条跑道,这将是中国民航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机场的现状是公益性设施实行企业化运作,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机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组织动员各方资源,筹集建设资金,高质量地完成各项重点工程建设,推进机场投融资模式与运营模式变革,既是集团公司承担的历史责任,也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机遇。我认为,随着民航运输大众化的深入发展,中国民航业正在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集团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母子公司体制下的集团管理。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成员企业的产权关系,为更有效率地使用国有资产奠定体制基础,科学均衡主业、辅业和财务投资的规模,集团总体实现主辅业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完善“以战略管理为导向,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管控模式,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和成员企业,结合其业务特点与经营条件,对投资规模与标准、人工成本、经营绩效考核等事项,有区别地进行个性化管理,以适应集团业务相关多元化和跨地域经营的特点,强化集团本部的“四个中心”定位,促进成员企业落实经营责任。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民航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动尽快出台《机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努力为自身发展争取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放大集团资源的即期价值和远期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50亿元的赢利;四是在成员机场积极推动“三个多元化”,即产权多元化,引入社会投资,最终将财税政策、政府资本、社会资本整合起来,扩大净资产规模,改善财务结构;融资多元化,引进政府资金投资公益性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商业项目,借鉴“轻资产经营”理念,减少对非核心资产的直接投资;发展模式多元化,争取主导机场周边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开发,重视土地资源的战略价值,以土地与物业的长期租赁收益和增值能力为重点,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识别和开发非航业务。
我认为,民用机场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是引领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对于服务国民经济整体布局的优化,适应高端产业的发展需求,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和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对中国机场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对首都机场集团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