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航业聚焦:关注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在《“十二五”规划(草案)有关名词解释》中,特别对“空域管理体制”做了如下解释:空域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现空域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而建立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空域规划、管理、建设、使用、评估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政策法规等。空域管理目的是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统筹民用、军用航空的需要和公众利益,实现空域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我国现行的空域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由军民航按照职责分工实施分级管理。
不难看出,国家对于空域管理体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对于各位代表委员来说,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话题也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不少代表为此专门题写建议。
刘绍勇:建议加快我国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1993年,国家提出了空管体制“三步走”的改革目标,第一步是将“京-广-深”航路交由民航管制指挥;第二步是将全国大部分航路交由民航管制指挥,形成在国家空管委统一领导下,民航和军航分别对航路内外提供管制服务的空管体制,确保“一个空域内,一家管制指挥”;第三部是最终实现国家对空域的统一管制。“目前,我国的空管体制仍处于改革的第二步,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实现第三部目标。”本次两会上,人大代表刘绍勇在《关于加快我国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中有这样表述。
在刘绍勇看来,现行的空管体制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仅制约了民航的快速发展,也影响到军航的训练质量。有数据显示,由于空管原因每年给航空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4亿元,多排放二氧化碳30万吨。“据民航‘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和运输总周转量至少还会保持11%、10%和13%的年均增长速度,民航空域资源紧张的问题将日益严峻。”刘绍勇对空域紧张的问题表示担忧。
面对当前的形势,刘绍勇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首先是要建立统一的空域管理体系。在进一步明确空域资源国家属性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设立更高层次的空域管理机构,最终形成军民航协调统一的空管体制,确保空域的有效利用,实现军民共用、平战结合、高安全、运转协调的目标。
其次是要构建科学的空域分类体系,他建议参考国际民航组织的做法,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空域分类标准,形成供国防安全、民航运输和通用航空等使用的多层次空域结构,消除不同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目前的低空空域开放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积累经验,为空域分类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准备。
最后是要加快“平行航路”建设和新技术应用,提高航路运行能力。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的空域资源已经饱和,这些地区优势我国航空运输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刘绍勇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京广、京沪和沪广“平行航路”建设,提高航路运行能力,切实缓解京、沪、深空域和航班时刻紧张局面。同时,他建议还应改变空管系统“以收定支”的预算管理方式,加大中央财政的投资力度,确保空管基础设施能够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要。
王均金:科学分配空域资源
“我国民航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全球航空运输业和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中国民航继续保持最快增长速度,已成为一个民航大国,机队规模居世界第二。”政协委员王均金说到民航取得的成绩满脸自豪。
但王均金也提出,目前有几个主要问题制约了民航业的持续发展,如航班正点率低旅客意见极大;中心城市大机场空域流量限制造成无法增加航班,中小机场航班量少,有客源没时刻又飞不了;航班数不能满足旅客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
他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民航空域资源使用问题,我国空域资源使用中民用占20%,军方占80%,而美国空域使用则相反,我国目前这种资源分配与民航发展的需求是极其不合理的。“出行的民航旅客有90%都深受航班延误问题的困扰,这种状况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特别是去年成为近年来航班准点率最低的一年,这些,既制约了中国民航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了一个社会问题。”王均金对空域原因造成的延误问题感触颇深。
为此,王均金在本次两会上专门撰写了《关于科学分配空域资源提高航班准点率方便民众出行的建议》。他提出首先要科学分配空域资源,给民众创造更好的出行条件。并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力度优化空域资源,逐年增加空域资源中的民航使用比例,提供更大空间来改善民用空域的紧张环境,以达到“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大发展和提升航班准点率的目的,真正满足民众出行便利的需要,而方便旅客出行,提升出行效率正是民航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民航大众化需要达成的目标。
其次是要实行大区域管制,提高空管效率。受制于设备的落后及空管员整体素质的制约,目前中国空管的效率依然很低。因此,在硬件上加大先进设备的引进力度,在软件上加快培养更多更专业的空管员。他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航线航路,减少空管协调环节,减轻空管压力,提高空管效率,从而减少航班延误。从原来实行的省与省之间的区域管制,变为大区域管制,直接实现从出发地管制员到目的地管制员的管制权力交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管制员压力的同时,让飞机的飞行灵活性得到提高。
最后,王均金提出民航企业要加强管理减少航班延误。我国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航班延误的严重性,也采取了诸如新建跑道、扩容机场等措施来提升系统容量。但是系统容量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高成本的付出。为此,有必要从需求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市场化管理手段,促进机场、航空公司等民航企业改善服务,建立规范,从而降低航班延误。
航空界代表委员建议:加速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水平
两会期间,来自航空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吴光辉、全国人大代表孟祥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应加速民用航空空域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水平。
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委员指出,随着国家对于低空空域改革的不断推进,低空空域开放后,对空域、航线管理方面的改革也应该跟进,让公务机等通用飞机在使用上能更加快捷便利。空中交通管理与地面交通一样,也需要铺设“高速公路”、设立“交通信号灯”、有交通警察,在未来低空空域放开后,这些设施的建设成为通用航空发展的基本前提。
吴光辉委员建议,要加强对通用航空领域的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设备人员的管理水平,尽量缩短航线申请时间,不断加强包括对通用飞机起降点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飞机航油及零配件供应维修体系在内的服务保障体系、气象情报系统、与民航局配合做好通讯导航监视交通管理系统等的建设。
中航工业通用飞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凯代表认为,空域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应当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军民航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空域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运行管理环境有所改善,适应了一定时期民用航空使用空域需求。但随着我国民用航空持续快速发展与空军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飞行繁忙地区空域资源紧张状况日益突出,对空中交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孟祥凯代表建议,应该明确空域资源的国家属性,建立国家空域的统一管制体系。组建国家空管公司统一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保障军航和民航公平、和谐地使用空域。在国家空防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最小化原则,调整空中禁区、空中危险区、空中限制区以及军事训练空域的划分和使用限制,为民用航空飞行提供更多方便。加强对我国空管基础设施的投入,采用世界先进的空管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的空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