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民生、改善民生与大建新机场似不太合拍
一个机场的建设进入今年总理的报告之中,让人感到它的举足轻重。近日来,北京新机场将在大兴开工建设的消息由于总理报告的提及,以突出位置刊登在首都大小媒体上。可是,如果将这一机场建设与中国民航业“十二五”规划中高速发展相比,又觉得微不足道了。因为北京新机场不过是计划新建的45座新机场之一。
不过,斥巨资投资民航业的消息不是总理披露的,而是国家民航局新鲜发布。在2月下旬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局长李家祥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加大航空业投资,计划投资1.5万亿元,比“十一五”增幅达到50%。除了新建45座机场外,还新增1900多架飞机。这一消息对于还沉浸春节喜庆中的公众来讲,倒也符合当时的气氛。可对比起当前两会热议的话题,则显得不那么合拍了。
尽管“十一五”期间年年提民生,但没有一年像今年两会那样高调热烈:物价、房价、收入、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两会尚未开幕,事关民生的呐喊就位居各类话语的前列。媒体在总理报告中提炼出一系列数据,大部分都与改善民生有关。很多报纸还将“稳定物价:今年政府首要工作”放到了人大会开幕报道的主标题上。许多省份的主要领导纷纷表态,“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增长率不仅要高于物价上涨,而且要高于GDP增幅。国富民富,成为所有中国人对未来五年的殷切期盼。
力保民生,改善民生,最有效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对事关民生领域的投入。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盘子中,加大了民生投入,就要减低投资拉动型的增长速度,这是经济学上浅显的道理。今年两会印发的“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未来五年经济增速为7%,居民收入超7%的“双七”目标,就是充分考虑了保持速度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可恰恰是这样合乎发展逻辑的辩证关系,在当今中国却变成了“两难”选择。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要再加速不费劲,要慢下来则不容易。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各级政府对运用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已经轻车熟路,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已经根深蒂固。而调整原有的观念和手段,不仅仅意味着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意味着必须从投资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用温总理的话说,摆脱高代价增长,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让国民生活品质更高、更幸福。但公共服务显然不如GDP那么好看,那么容易赢得政声。这就是难题。当今民航业的发展,遇到的恐怕就是这个难题。
不能说发展民航与民生无关,但起码不是反响最强烈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民航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公众外出乘坐飞机已成为最便捷快速的选择。然而,尽管发展航空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以及平衡地区经济等诸多优点,但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的中国而言,机场大规模的亏损以及正在全面铺开的高铁建设带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李家祥局长也提到,目前运营的175座机场中大约有130座亏损,去年亏损额达到16.8亿元。有许多地级市,明明客源很少,却坚持要摆个机场作为“国际化”的标志,宁愿由地方财政来补亏。据报道,各级政府在2006年到2010年期间对机场的补贴达60多亿元,这还是很粗略的统计。
投资动辄过万亿,亏损动辄超10亿,补贴动辄近百亿,这只是一个民航业的真实写照。再多几个这样的行业,不知从哪里还能挤出资金投到民生问题的迫切解决上。没有足够的投入,稳定物价、抑制通胀、增加收入的目标又不知从何实现。提高百姓的幸福感的美妙描绘,恐怕还是停留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