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达旦保持温馨服务 忍辱负重保飞行安全
北京雷雨、飞机备降、航空管制、排队等待……6月14日傍晚开始,从虹桥机场前往北京的航班大部分都处于滞留状态,漫长的等待对旅客、飞行员、乘务员、地面服务员都是一次挑战、一场考验。MU5127乘务组正处于等待之中……
6月14日20:00
MU5127石玉乘务组刚刚从北京飞回虹桥机场,她们于当日下午执行了一趟上海——北京的航班,还算顺利。但是从北京返程的时候,她们已经得知首都机场即将被雷雨覆盖,石玉意识到,接下来的航班大概凶多吉少了。
6月14日21:00
果然,当299名旅客全部登机后,客舱经理石玉从驾驶舱得到了飞机延误的消息,由于首都机场遭遇暴雨,航路天气恶劣,不适航,MU5127只能在虹桥机场等待离港消息。在这样的夏季雷雨天气,应对航班延误,显然是件很头疼的事,但是出于职业操守,乘务组必须坚守岗位,主动出面应对旅客中的各种情绪。广播通知延误信息,轮流巡视客舱,与旅客进行个别交流,及时提供饮料,排解旅客困扰……从下午1点航班准备到晚上9点,已经工作了8个小时的乘务员体力上显然有些疲乏,但是12名乘务员仍旧个个精神抖擞、面露微笑、耐心细微。
6月14日22:30
MU5127航班仍在虹桥机场滞留。这个航段本来的餐饮服务是三明治和饮料,延误的时间里,乘务组已经完成了应有的服务流程,但此刻延误仍在继续。考虑到等待的时间未知,而且许多旅客紧靠一个三明治根本不能满足需求,石玉决定加配正餐。食品公司立即给予响应,很快送来了餐食。热腾腾的餐食不仅填饱了旅客们的肚子,也温暖了大家的心。
6月14日23:30
随着延误时间增长,客舱内的不安情绪开始蔓延。部分旅客不愿再继续等待,选择下机。石玉在征求了机长的同意后,立即协助旅客下机。地面商务很快来到飞机上,配合旅客办理离机手续,区域乘务员和安全员一同完成清舱工作,以确保空防安全。在这个延误的过程中,共有四批旅客先后提出中止旅行,机组、乘务组、安全员、地面商务通力配合,满足旅客需求。
6月15日00:15
午夜十分,有部分旅客难以压抑心中的苦闷,几次三番冲到服务舱里与乘务员“理论”,说北京的雨已经停了,为什么飞机还迟迟不起飞,广播中说道的航空管制都是说辞。有的人甚至还想擅自打开舱门、还有人想要冲进驾驶舱。乘务员胡路立即上前制止,她拉着旅客的胳膊走进服务舱,送上一杯冰水,说道:“这位先生,请您一定消消火,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我也很想让您尽快成行,但由于之前的雷雨,许多飞机都滞留在虹桥机场,并且还有许多飞机备降到北京周边的机场,大家都在排队飞往北京,但机场的起驾时间是有严格要求的,我们必须听从塔台的指挥……”。在旅客的漫骂、不理解中,客舱经理石玉,乘务员史志慧、王晓琳始终陪伴在旅客身旁,不停地向大家解释延误的原因,她们把从驾驶舱中获得的信息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当史志慧听说有旅客的手机没电了,她立即拿出自己的手机为旅客拨通对方的号码。其余的乘务员也各有分工,有的为旅客提供饮料,有的专门解决旅客的疑问或苦闷。虽然夜已深,但客舱里灯火通明,无人入眠。
6月15日02:15
石玉从驾驶舱得到了好消息,MU5127航班将于02:40起飞。各个区域的乘务员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旅客。经历了5小时40分钟的漫长等待,飞机终于腾空而起,沸沸扬扬的客舱陷入平静。昏暗的客舱里,许多旅客已经进入梦乡,只有乘务员轻轻地来回巡视,为穿着单薄的旅客盖上毛毯,把小桌板上空置的杯子收走……坐在头等舱的上海市政协委员屠海鸣先生没有入眠,他向客舱经理石玉要来信纸,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长达四篇的感谢信。他把自己亲历延误和亲眼所见写入信中,他赞扬乘务组优秀的亲和力、周全的工作技巧,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可能带来的危机和冲突。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感受到了乘务组对待每一位旅客的真心和面对“麻烦”乘客时的挺身而出。他提到在飞机上长达近8个小时的时间里,乘务组不埋怨客观原因、不推卸工作职责、不减低服务热情,最终换来了旅客的理解。
6月15日04:40
接近凌晨五点,MU5127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场的天空已经破晓。从傍晚到黎明,在封闭的客舱里,12名乘务员和299名旅客共度艰难的7小时40分钟。下机时,乘务组整理好妆容,虽然熬了一整夜,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她们仍然保持最美的状态与旅客一一告别。有的旅客激动地拉住乘务员的手,表示由衷的感谢。那几位情绪过激的旅客走到石玉的面前致以抱歉,希望得到谅解。石玉感动地落下了眼泪,她与那几位旅客握手道别。
雷雨季节,航班延误似乎已成常态。面对无休止的等待、旅客的不理解、超负荷的工作量,乘务组宽容的胸怀、耐心的服务,以及公司各个服务环节的密切合作,是化解矛盾的钥匙,在困难时期赢得旅客信任的良药。雷雨还将继续,延误不可避免,但只要大家携手共进、积极向上、目标一致,一定可以挥走阴霾,迎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