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新疆:我的师父“潘高级”
2015年盛夏的9月,我进入南航新疆分公司航线部二车间开始了我的机务生活,“潘高级”成为了我的授业师父。潘师傅大号潘轶,中等身材,面容和善,中年的他头发并不“充裕”,时刻笑意的眼睛是他的标志,工段的同事们都喊他“潘高级”,我对此感到疑惑,就问师父原因,他笑而不语。后来从其他师傅口中得知,潘师傅之所以被大家叫做“潘高级” ,一是因为他是我们工段目前唯一一个有高级职称的师傅,二是因为他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让大家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潘师父从事机务工作二十余年,由他亲自参与过的排故工作不胜枚举,说是身经百战那可一点都不假。在我初到工段的一个月里,潘师父都带着我一起工作,从工作前的领取工作单,到工作结束后将工卡送回,从航前胎压的测量到航后驾驶舱的总结,从航前工具的借出到航后工具的归还,每一项工作都会很详细地给我讲解。仔细观察,发现潘师父工作时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起初我以为师父只是在本子上临时记一些工作数据,后来强烈的好奇心让我忍不住地向师父借来了小本子。这是一个封皮都被磨得掉色发白但很整洁的小笔记本,打开本子后的我不知用言语如何形容,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各类专业的数据和信息:有各种件号、手册的章节号、甚至还有一些力学公式,本子的后面记着最近每架飞机出现过的故障以及原因。原来师父通过日常工作的常年积累总结,专门给自己制作了维护手册,我从师父口中得知这已经是他的第18个本子了。潘师父从工作之后就养成了在工作中随时记录飞机各种数据,总结飞机各个故障原因的习惯。虽然现在已经有高级职称,有很丰富的维修经验,但师父常说留心处处皆学问,仍然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我想这就是保证师父从业二十余年零差错维修和维护每一个航班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
时间推移到参加工作后的两个多月,我已对日常的勤务工作有所掌握,能够按照制度规定、师傅所教积极去完成每一道工序。一次航后工作中,飞机滑到位轮挡挡好之后,我立即去擦起落架镜面和发动机风扇整流罩,并且手速很快,等师傅向机组了解完飞机状况后,我得意地给师傅说已经把清洁工作完成了,师父检查一遍后对我说:“小王你工作很积极呀。”我笑了笑,心想这点活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师父又问:“你知道为啥擦起落架镜面吗?”我想了想说:“工卡规定的。”师父问:“那你知道工卡为什么出这个规定吗?”我彻底蒙圈了,自己从来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师父耐心地说:“新疆风沙大,镜面容易积灰,不及时清洁会导致起落架减震支柱封严破损而漏油,小则换减震支柱封严,大则飞机着陆时起落架受力过大损伤飞机结构,存在安全风险。年轻人工作积极很好,可是机务工作更加需要善于思考的工作方法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否则你的技术只会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上’。一名新员工就像一张白纸,如果引导的好,养成好的习惯,就会成长的很好很快;要是工作不求甚解,那肯定做不好工作,机务工作安全为先。”我听完师父的一番话,惭愧的挠了挠头,认真地进行反思。我从师父的身上看到的是他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让我此后对机务工作多了一份敬畏。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的师傅“潘高级”就是我们工段这个小家的“宝”,他会在其他同事遇到故障排除不了的时候倾心相助,处理各种大大小小的飞机问题。每天上班,“潘高级”有两样东西不能少:对讲机和车钥匙。对讲机就是他的另一双“耳朵”,可以适时听到飞机的动态和技术状况;工段的皮卡车就是他的另一双“脚”,便于去远机位为飞机“把脉治病”、为安全飞行保驾护航。“潘师傅,28号飞机门滑梯预位灯在预位解除后没有熄灭”,“清洁临近电门传感器”;“潘师傅,帮我拿个小桌板扣”,“好,稍等,马上给你送过去” ……每天对讲机里呼叫最多的就是潘师傅,他不停地穿梭在各个工作现场,忙得不亦乐乎。下班的时候,潘师傅喜欢拿出手机看一看自己的微信步数,然后乐呵呵的宣布,又是第一名。每个月“潘高级”都会写一些工作心得、维护经验,打印好后,放在工段桌子上,供大家翻阅学习,对提高年轻同事的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正是有潘师父这样尽职尽责,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老一辈机务人,才能保证每一架飞机的顺利起航。作为徒弟的我更是有幸遇到这位“术业有专攻”的师傅,我也要成为下一个“潘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