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机场亏损的表象下是重复建设与盲目投资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8大民用机场的2011年客运都超过了2000万人。但是中国还有7成以上的机场入不敷出。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中国各级地方政府还是以能上机场项目为荣,纷纷跑到民航总局上项目。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11年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907.4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12.7%,旅客吞吐量超深圳机场82.85万人次。
和双流机场等大型机场不同,中国有135座支线机场去年却呈现入不敷出的局面。以四川的泸州蓝田机场、广元盘龙机场、绵阳南郊机场为例,客货运量远未达到设计要求,机场设施大量闲置、投资还借款付息压力大,成为地方财政的累赘和影响机场持续发展的原因。
自从2009年四万亿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对大型公共设施项目有着高度的热情,尤其对机场、高铁、地铁等项目十分厚爱。因为这些项目投资强度要大、影响力广、容易出政绩。政府是排着队到民航总局要项目。
修建机场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企业落户投资,以南通市为例,每年政府补贴3500万元给南通兴东机场,却可以给地方带来35亿的财政收入。
机场的必要建设除了在边境、民族地区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外,是否有必要象发达国家一样在每个中等城市都修建机场?笔者认为未必如此,因为一个地区如果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是没有足够的客货运量的,也没法支撑机场的日常运作。这样的机场迟早成为荒草凄凄的“养鸡场”。
另外在相邻城市过近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重复修建机场的,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也造成民航票价的恶性竞争。这也是一些支线机场被迅速边缘化的原因。
盲目的投资,尤其投入哪些产值和回报率很低的项目,已经造成严重的内耗。以高铁项目最为祸患。有专业人士称,尤其在500KM以内,高铁对民航的冲击达到50%,500公里到800公里,高铁对民航冲击达到30%以上。
以武汉到广州为例,这段路程的造价为3600亿元,足可以修建1200个民用机场,而高铁的回报时间为126年,在修建前每日航班有36架次,现在仅有四架次。严重削弱了民航的生存空间,稀释了大量的客货源。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机场就是路,虽然亏损,但投建机场这笔账,显然不是用单个项目能算得清楚的。
相关链接:
国内135座机场亏损16.8亿 26省市进京要航线
四川只有两座机场在盈利 大多数机场盈利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