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车见证中国腾飞
1985年,第一架空中客车飞机被引入中国。时至今日,27年间,空中客车公司(Airbus S.A.S.)这家全球飞机制造巨头在华业务的巨大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腾飞、对外经贸交往深化的一个佐证。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陈菊明在接受采访时由衷感叹:“只有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民航业发展,才有空中客车在中国业务的发展!”
回顾过往,随着经济和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交往和合作的方式、领域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中方和空中客车的合作,也经历了从过去单纯的“买飞机”,到后来的一起“造飞机”。
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以及国内各航空公司实力的提升,中方购买的空中客车飞机数量猛增。1995年,中国各航空公司运营的空中客车飞机数量不到20架,占当时中国现役100座级以上飞机总数的近6%。而截至2012年9月底,中国各航空公司运营的空中客车飞机总数已超过840架,占比达49%。
中国市场的巨大容量和增量,对空中客车维持行业领先地位起到关键作用。与此同时,空中客车也向中国提供了先进的民用飞机产品,协助航空公司提高盈利能力、服务水平。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特点在中国与空中客车多年的合作中展现无遗。
随着经济的越级而升,中方在对外采购产品的同时,也越来越强调与外方的技术合作,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国航空工业就一直致力于推动与空中客车的技术“携手”。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空中客车最终把其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飞机总装线设在了中国。
经过多年发展,中方与空中客车的工业合作总值在2011年达到2.6亿美元。与中国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空中客车提高了生产和运营的国际化程度。陈菊明在采访中提及,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8月出席空中客车天津总装厂第100架A320飞机下线仪式时给出了如此评价:这是“中欧合作的成功典范”。
“中方已经和我们建立起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航空基础理论研究、原材料采购、零部件转包生产、大部件总装、飞机总装和交付,现在所有的空中客车民用机型上都装配有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部件。按计划,中国还将参与空中客车最新一代机型——A350XWB宽体飞机的研发和生产,”陈菊明如是说。
不仅如此,中方和空中客车的合作还从“硬件”进一步提升到“软件”。例如,双方合作建立了华欧航空培训及支援中心,为用户提供支援,同时培训了大量飞行员、机组人员和维修技师。这种服务和人员上的纽带,无疑帮助空中客车更深地“嵌入”中国的航空市场。中国客户带来的大量信息反馈,也为空中客车适应和开拓大型新兴经济体的市场提供了有益经验。
作为这些长足进步的见证人,陈菊明对记者说:“空中客车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整体经济和中国民航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幸运的是,空中客车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入中国市场的。由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近年又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才能实现几十年的快速、稳定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为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场。”
他还表示,在国际金融风暴最强劲之际,中国政府采取的一揽子扩大内需措施确保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国际企业界收获信心,空中客车也得益匪浅。
视线跨越长空,中国蓝天上空中客车的“飞翔”身影,也已成为日益蒸腾的中欧工商经贸关系天幕上的一道亮色。温家宝总理今年9月份在参加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时谈到,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部分。中欧关系发展能够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数据显示,到2011年,中欧贸易额已达到5672亿美元,欧盟连续8年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方吸引欧盟企业对华累计投资达800多亿美元。
展望未来,得益于制度进步、技术进步、市场开放,消费升级等诸多优势,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动能依然充沛,中国与空中客车的合作仍将是“晴空万里”。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4月底参观空中客车天津总装公司时说,这一项目合作成功,再次表明中欧经济合作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航空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应进一步加强合作。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数据,中国航空旅行人数将在2020年达到7亿人次。对此,空中客车公司客户事务首席运营官雷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约20年后,中国的国内航空中客车运周转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航空中客车运周转量第一的国内航空中客车运市场。”
雷义对记者表示:“20多年来,中国航空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非常高兴空中客车能够成为中国成功故事中的一个部分。空中客车祝愿中国航空业取得更大进步,希望为中国航空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