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东安:东风催开花千树
“人才兴,则企业兴。”人才始终是支撑中航工业东安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石。多年来,东安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人人都能成为人才,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的人才观指导下,更新观念,完善机制,调整人才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大培养力度,把各类优秀人才汇聚到公司的发展事业中来。
机制育人:搭建人才辈出新平台
引入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机制,加速人才脱颖而出。近日,东安两名70后年轻领导干部通过竞争性选拔走上了副处级领导干部岗位。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说:“竞争性选拔优秀领导干部,变相马为赛马,已经成为东安干部聘任的重要手段。同时,公司还努力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引咎辞职机制,使干部队伍保持充足的激情和活力。”目前,东安已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健全培训机制,促进人才快速成长。培训是能力提升的重要形式,东安紧跟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深入推行岗位操作作业指导书编写、岗位培训教材编制、可视化教材制作、百家讲坛讲座、配备现场培训师等工作,初步实现了培训工作的流程化和标准化。在新员工培训方面,针对每一个新入厂大学生制定《三年培养计划》,形成了具有东安特色的大学生三年培养体系;借助生产管理模式,推行了矩阵式培训方式;在干部培训方面,制定了干部分类培训计划,按干部岗位不同组建了经营管理研修、管理能力提升、技术力创新、精益生产和党务能力提升五个班,有效提升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谁干事就支持谁、谁干成事就奖励谁的价值导向,先后隆重召开科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和向全国劳动模范王英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汪焕兴学习活动,突出奖励在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中恪尽职守、勇于创新的骨干人才,激发起广大干部职工献身航空事业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
通过人才培养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人才“破土而出”的基础性平台正在公司逐步形成。
岗位育人:构建培养人才大格局
新型号是催生人才的重要平台,是砥砺人才的最佳途径。近年来,东安承担的科研生产任务空前繁重,特别是新研型号任务艰巨异常。公司围绕型号任务,持续开展“凝人心、聚群力、做表率、促发展”、青年突击队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青年骨干在破解型号研制难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作用。在型号研制中,大胆启用年轻人,给他们压担子、搭梯子,通过“劳其筋骨”,实现成就一批型号、培养一支队伍。公司建立了专业技术带头人选拔机制,使专业技术带头人在重点型号研制中发挥骨干作用。
党群、行政干部交叉育才。公司着眼于科研生产需要,积极构建党务干部、行政干部之间,机关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之间合理流动的机制和平台,逐步推行行政干部和党务干部的交叉任职。通过交叉任职,积累双线“作战”经验,着力培养一支既精通党务又熟悉科研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干部队伍。
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充分挖掘人才潜质,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随着新研产品的不断增多和职工队伍的年轻化,东安新机研制中心组成了现场服务组,组员有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王英武,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杨雪峰,中央企业先进职工刘加良等。他们每天第一件任务是了解一线职工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和技能传帮带。把高级技能人才从设备上解放出来,用在最急需的岗位上,更加有效地体现知识型、专家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价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通过高效培养、合理使用,东安逐步建立起由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管理专家组成的“三高”人才队伍,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核心骨干力量。
文化育人:创新文化育人软环境
东安积极倡导“人人都能成为人才,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的人才价值观,坚持文化引领、典型示范,实现文化育人、文化塑人,使自己的言行自发、自觉地统一到“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
价值追求上。
东安开展了文化要素“六统一”工作,完成了公司企业文化与集团文化的融合;广泛开展了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哀兵必胜》等活动,激发起航空人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豪情;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系列丛书《职工行为规范》、《东安故事》、《职工话与画》的编辑制作,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与载体,使集团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积蓄团队力量的最佳平台,使文化力转化为战斗力、生产力。
东安在青年职工中开展创新创效、青工岗位技能大赛、名师带高徒、“质量效益攻坚、青年抢跑领先”主题实践等活动,每年定期评比“青年创新创效标兵”、“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青团员”,为青年才俊的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航工业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汪焕兴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80后劳模、80后技术骨干、80后干部已经屡见不鲜,有效实现了人才接力、经验传承。
目前,东安已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有较好发展潜质的人才队伍结构体系;人才队伍涵盖了轻型航空动力、航空传动等各个领域;现有技术类专家129名、管理类专家28名、技能类专家99名。人才的不断涌现,为东安的发展注入了激情与活力,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