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航空教育 > 航空业界

航空业界

守护神鹰的高山雷达人:记昭通雷达站的80后

航空教育网 2011-07-25 00:00:00航空业界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活力四射,风华正茂,都是名副其实的“80后”,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滇东北地区一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山头上,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一个二次雷达。  他们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活力四射,风华正茂,都是名副其实的“80后”,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滇东北地区一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山头上,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一个二次雷达。

  他们,就是民航云南空管分局昭通雷达站的6名年轻人。他们长年与孤寂和艰苦相伴,坚守在弹子山上,维护着二次雷达这一管制员最重要的眼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守卫蓝天的卫士”。

  2009年,在全国民航“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中,昭通雷达站由于对民航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被授予全国民航系统“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民航局领导在听完这群年轻人的汇报后,无不深受感动。当有人问道:“如果你们得了奖,希望得到什么奖励?”他们摇摇头说:“什么奖励也不要,就希望大家如果去昭通,一定来看看我们,我们也特别想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上,看看熙来攘往的人群……”一席话语,让在场的领导潸然落泪。

“我们的双脚就是雷达正常运行的永动机”

  地处云南省东北地区的昭通市,北接四川,东临贵州西部,平均海拔2000米。为了解决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带的空域盲区,2004年,民航云南空管分局在距离昭通市60公里的弹子山上,开始建雷达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昭通雷达站海拔3198.4米,是中国民航系统海拔最高的雷达站。它以高质量的雷达信号直接向成都、昆明、贵阳和重庆提供通信监视导航服务,被成都、昆明、贵阳3个区域管制室共同采用,是西南管制区域内作用最大的雷达站之一,地位举足轻重。

  弹子山处于乌蒙山区,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毛泽东曾写下“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句,真实体现了该地区地形的艰难和险阻。在通往雷达站的山路上,坐在车里,令人无暇顾及美景。山路崎岖坑洼,陡峭狭窄,记者不得不随时握紧扶手,让身体随着山路一起颠簸。为了缓解紧张气氛,站长陈胜讲起了当年的故事,“车上所有的扶手都被拽掉了,再安上,再拽掉。车子一点也不‘老实’,不停地甩尾,人根本坐不稳。不过,比起当年铲车前面铲一下,后面车子走几步的艰难情形,如今这路已然算是‘鸟枪换大炮’了”。这位年轻的站长,今年只有31岁,曾是云南大学通信工程系专业的高材生,从建站伊始就一直坚守在这里,已将雷达站当做自己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除却地形本身的艰险,恶劣的天气、频发的塌方和冰冻等自然灾害,还常常使唯一一条通往台站的山路中断,严重影响了台上的物资运输工作。每次从弹子山脚运送各种建材、设备上山,都称得上是一种极限运动,陡峭险峻的山路狭窄泥泞,不是细雨蒙蒙,浓雾锁山,就是大雨倾盆,断流阻路,抑或风雪交加,危险异常。纵然是强悍的四驱“悍马”,也只能“望山兴叹”。

  陈站长和台站的职工,就曾经历过长达3周物资运输中断的情况。那是2007年,南方降下了一场罕见的冰凌。被困于雷达站的他们,每天只能以储存的罐头充饥,啃苹果补充水分,值守人员严重脱水,面颊皲裂、皮肤生疮。其他站员心急如焚,决定带着物资徒步上山,从早上9点一直跋涉到晚上6点,整整走了9个小时。有一次,已经路程过半,却被落石堵住去路,站员们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硬是用双手一块一块地搬走石头,3个小时才打通道路,鲜血染红了手指。

  另一条深藏在大山中的蜿蜒小路,几乎是被台站青年们用双脚踩出来的,它见证着巡线的艰辛,也闪动着台站小伙们的青春之光。蜿蜒的小道沿着陡峭起伏的山坡铺向远方,每次巡线都是一次只能向前、不能返回的不归路。多少次,他们失足滚落山坡;多少次,他们精疲力竭地瘫倒在泥潭;多少次,他们遭到毒蛇狗群的袭击;多少次,他们冒着暴雨、踩着冰凌奋勇前行。6公里的寻线路程,一走就是四五个小时。那78根矗立在山间的电线杆,几乎都是这样被一根根地拉上山的。

  2008年年初,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站里的年轻人冒着寒风大雪,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徒步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检。他们冒险爬上电杆,敲冰除雪,汗水浸湿了衣服,马上又被冻得如冰块一般,大家只能加速作业,增加热量来舒缓身体。作业完成后,几个年轻人都累得浑身瘫软,没了一丝力气。

  这样的情况在别的雷达站非常罕见,但在这里却是家常便饭,频繁得让几位年轻人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道路中断而徒步跋涉26公里的山路,将沉重的物资一点点搬上台站;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巡线小路上摸爬滚打,浑身泥泞,只得意于台站工作从未因道路受阻而受到一丝影响。他们骄傲地说:“我们的双脚就是雷达正常运行的永动机!”

心灵不孤寂 生命更鲜活

  “在高处,更高处/群山环抱群山,云雾缭绕云雾/日复一日,你隐忍坚守/任凭尘世喧嚣,任凭高不胜寒/有一种信念,永不放弃的信念。”

  “在孤独时,更孤独时/风声消隐风声,丛林吞并丛林/岁岁年年,你还在这里/哪怕被人遗忘,哪怕无人记起。”

  这是台站的站歌。台站的维护保障事关西南地区空管保障工作的安全与顺畅,站员们时刻感受着肩上的千斤重担。如果说,高海拔的恶劣环境给了站员们工作上的艰苦磨炼,那么,在荒凉苍茫的大山里忍受着与世隔绝的寂寞和对家人的牵挂,则是对这些年轻人心理承受力的考验。驻守在台站的6名小伙子远离喧嚣,孤独地与大山为伴,守望着空管重要的设备——雷达监视系统,尽管从未见到神鹰从头顶上飞过。

  几名站员是清一色的“80后”,年轻人当然眷恋都市的繁华和家庭的温暖,谁不想守在父母、妻儿和恋人身边,但工作不得不让他们远行。他们深知,“我们必须与雷达设备为伴”。于是,他们找到了排解孤独的方式——站在高山之巅对着天空放声释怀,对着旷野高歌抒情,用喊声赶走寂寞,用歌唱为自己鼓劲,把对亲人的牵念埋在心底。

  他们常常因为工作不能尽到对家人的责任。站上职工陈家韬的孩子才8个月大,一次,孩子发烧,病情危急,当时他正要去值班,其他同事又刚好出差。此时的他,多想守在孩子的身旁照料,可是一想到台站工作离不开他,就毅然把孩子留给了妻子,踏上了回台站的山路。几名站员都已经几年没回过老家看望父母了。每逢春节,那是民航春运最繁忙的时刻,站员在接到父母电话时,只能无语凝噎,涌上心头的是无尽的愧疚。

  站长陈胜对《士兵突击》中所描绘的边远哨所印象深刻。那些孤独久了的战士们开始整天混日子,他能体会那种感觉。但他认为,人是要有精神的,就像许三多,不能因为孤独而放弃信念。他坚持的理念是,自己的小家过好了,工作的“大家”才能和谐顺畅。所以他得想各种办法来鼓励站员,帮他们排忧解难,使大家不仅心系安全,牢记责任,还真正做到自爱、自立、自强。在昭通台站参观他们的卧室,励志幽默的话语、可爱搞笑的卡通画随处可见,门厅里摆放着用山上植物和石头组成的盆景,年轻人还搭建了蔬菜大棚,建起小型种植基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这里充满朝气。

  条件恶劣的工作环境让站员们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收获了一份特殊的人生经历,更让他们懂得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雷达站附近有一所乡村小学,那里条件非常艰苦,穿着脏旧衣服、背着破烂书包的孩子比比皆是,总是让站员们扼腕痛惜。

  他们自觉发起“春苗”捐资助学主题活动,带动西南空管局云南分局的全体职工多次为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并在学校建立起云南空管分局春苗阅览室,还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先后资助了5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每一次路过乡村校园,站员们都不忘把一些用品或食物带到学校,腾出时间教孩子们学习,鼓励他们好好读书,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家乡的面貌。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雷达叔叔”。

“永远为神鹰保驾护航”

  由于地处弹子山的最高峰,昭通雷达站提供的雷达信号覆盖范围广,传输效果好,被成都、昆明、贵阳3个区域管制室共同采用。昭通雷达站已成为西南管制区域内作用最大的雷达站之一,其维护保障工作,事关西南管制区域内空管保障工作的安全与顺畅。6名年轻人时刻感受着身上的千斤重担,克服高海拔恶劣气候等环境因素带来的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台站的维护任务。

  看看这些荣誉:2007年5月,昭通雷达站被民航西南空管局团委评为“优秀团支部”;2007年6月,被共青团西南地区管理局委员会评为“先进团支部”;2007年12月,被民航西南空管局评为“先进管理雷达站”;2008年1月,被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评为“现代五好班组”;2008年5月,被民航西南空管局团委评为“先进团支部”;2008年5月,被民航局空管局团委评为“民航空管系统先进基层团支部”;2008年5月,被中国民航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全国民航模范职工小家”;2009年2月,被民航云南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评为“优秀班组”;2009年4月,被民航局空管局全国民航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2009年5月被授予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建站7年来,昭通雷达站始终保持平稳运行的安全生产纪录,出色地完成了飞行保障任务。有人曾问他们,到边远台站工作后不后悔,想不想重新选择?他们回答:“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我们绝不会拒绝边远和艰苦。尽管工作在单调枯燥的环境里,但我们青春的色彩却更显靓丽;尽管我们看不到神鹰从头顶飞过,但我们永远会为神鹰保驾护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