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20年 民航飞入百姓家
在航空人的回忆中,上世纪90年代的民航市场,紧张、刺激,丰富多彩,让人回味不止。市场经济的开启,让民航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年代。而对于1988年才正式“起航”的四川航空公司来说,这个丰富多彩又充满激烈竞争的年代,尤为关键。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川航从推出无线电售票开始,成功实现战略转型,中型航空公司的规模初步形成。
从一票难求到网上轻松购
上个世纪80年代,坐飞机属于奢侈行为,手续很严格,买机票要单位开介绍信,坐飞机显得很有地位,旅客以政府官员居多。而随着民航总局发出通知,买机票需要出示县团级干部介绍信的做法被停止,坐飞机不再是乘机人身份的象征。同时,随着机票对大众市场的开放,一时间机票“一票难求”。
“那时候,在川航位于盐市口的售票处门口,每天早上6点,就排起了长队,都是来买机票的。”川航老员工张丹回忆说,因为怕买不着机票,旅客每天早早地就会来排队购票。
而到了1994年,张丹发现,一大早就来排队买票的人开始减少。“因为从这一年开始,川航开始试验使用"无线电售票"。”张丹说,所谓无线电售票系统,就是通过电台把终端连接起来。旅客可以先通过电台预订机票,再到售票处支付机票款额,拿取机票。“这样使得机票的售票范围扩大到了周边几十公里的县城,并发展了销售代理商。旅客只需要通过电台,即使身在几十公里外,也能订到机票,再也不用"赶早"来排队了。”张丹说,“无线电售票系统,可以说是后来各大航空公司广泛使用的机票网络交易系统B2B系统的雏形。”
“随着B2B系统的推行,现在旅客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购买机票,连最初无线电售票时需要来售票处缴款的步骤都省了。”张丹说,2005年川航B2C正式上线,至此,旅客只需要登录川航官网就可以直接订票、选择航班、支付款额,轻松就完成购票。
丰富多彩的价格服务竞争
而市场经济带来的,还有航空公司间的价格服务竞争。
1995年,川航推出凡是购买九折以上机票的旅客送石英表一只、重阳节55岁以上老人八折优惠的活动。“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是川航第一次采用"市场细分,针对目标客户群"的促销活动,这也是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的信号。”张丹说,自此之后,丰富多彩、激烈异常的围绕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拉开了序幕。而这一竞争,从1997年民航局全面放开运价开始,全面爆发。“也就是说,从这一年起,机票从国家规定的角度来说,可以打折啦。”张丹说,这引发了全面的价格服务的市场竞争。
由卖方向买方过渡的市场,使得航空公司更加注重提升自身服务、开拓航线网路布局。随着航空公司开辟更多的航线,机票可以打折,更多的人开始坐飞机,民航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话说20年】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9日,其前身是四川航空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6年9月19日,1988年7月14日正式开航营运。
川航总部设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同时在重庆和昆明分别设有分公司,在杭州、三亚、北京、西安、哈尔滨等地设有过夜基地,形成覆盖全国66个大中城市的航线网络布局。航线从最初的7条发展到160多条,并开通有首尔、马尔代夫、普吉、塞班、雅加达、胡志明、温哥华等国际航线。形成了国际地区航线、国内主次干线、支线网络的有机组合,使“蜀道难”变成了“蜀道易”,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
从成立至今,川航已经安全飞行24年,连续盈利15年。2011年,川航实现了年主营收入过百亿,年承运旅客持续突破千万人次,基本实现战略转型,踏上了中型航空公司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川航共运营飞机72架(含4架A330),预计2012年全年旅客运输人次将突破1500万人次。预计到2015年底,川航机队规模超过100架。“十二五”期间,川航将实现“百架飞机、千亩土地、万人企业、产值翻番”的发展目标,建成最受西南区域主流市场欢迎、全国最具特色化服务竞争优势的航空公司。
【川航数据】
1991年-2000年 奋飞
运营11架飞机
完成旅客运输量938万人次
2001年-2011年 腾飞
运营63架飞机
完成旅客运输量6483万人次
本报记者 郭薇 文/图
作者: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