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到末世——“灰商”兰世立的人生传奇
图:兰世立简介:1960年生于武汉,新加坡籍。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硕士。全国工商联旅游商会副秘书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北旅游商会会长,湖北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武汉大学董事,武汉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中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2010年4月,兰世立因逃避追缴所欠税款,一审被判处四年刑期,第四次进入监牢。
过去的数年间,兰世立俨然是中国版的理查德·布兰森(维珍航空创始人)。在位于武汉市珞瑜路540号的武汉证券大厦6层的东星集团总部,兰世立简朴宽大的办公室内挂着一张巨幅的世界航线图和三幅壁画:展翅欲飞的飞机、高高耸立的摩天大楼以及神秘的古代皇陵,它们象征着兰世立所倚重但如今已名存实亡的三大主要业务:东星航空、武汉光谷中心花园地产项目以及神农架钟祥旅游景区。
其时,兰世立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湖北首富。2006年,当他以20亿元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70位时,兰不无揶揄地向外界宣称:“福布斯把我低估了。”的确有很多人低估了他——这位身高1.65米、狭长面孔、有些秃顶、眼神狡黠的瘦削男子在短短数年之间即迅猛崛起,可惜的是,崛起之后却突然陨落。
但从天堂坠落地狱并没能让50岁的兰世立——这位桀骜不驯的牟其中式的人物低头。尽管2010年4月9日,兰因犯逃避追缴欠税罪,被武汉市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东星航空则在当年8月被同一家法院裁定破产清算,成为中国第一家走向破产的航空公司。
2009年3月14日,刚刚过完49岁生日的兰世立在珠海海关试图出境时被警方控制,警方从其身上搜出7本护照,次日武汉市公安局对其执行监视居住——兰世立人生中最为暗淡的时光开始了。
被关押在湖北省洪山监狱之后,医院曾给兰的家属下达过《病危通知书》。在狱中,兰世立不停地写道,“想着东星航空,看着它到这个世界上仅仅生存了1021天,不足三周岁便已夭折,这是一场天大的悲剧。东星航空,一个上帝赐给人类的天之骄子,却被一群封建、愚昧的官僚活生生地给谋杀了。他们为了占有她的身体,竟不择手段地给她泼脏水、加罪名,并将她的主人绑架、囚禁……”他甚至构思了一首题为《从天堂到地狱》的诗,其中两句是,昨天我还在和各国元首一起享受国宴,今天吃的却是难以下咽的囚饭;昨天我还住在国宾馆,今天却睡在了关押死刑犯的囚室。
强人立世
浏览兰世立的书架,你会发现兰独有的个性——对极致成功的终极欲望、对军队式忠诚服从的向往以及对建立领袖般个人崇拜的渴求。书架上摆放最多的是这家在2006年突然名声大噪的民营航空公司的内部宣传资料,总数达10册之多,这些名曰《总裁言论》《关注东星》等的小册子几乎都经过兰本人的审阅和批注,有的是兰的即兴讲演,有的是新闻界的评论,有的是员工们军训时的感想汇编。兰乐于把这些印着“内部资料,严禁外传”字样的小册子送给前来拜访的客户或自己的下属。一些东星新员工还应该对这样的场景记忆犹新——在经历冷酷无情的一个月军训后,所有人都要迎接兰世立的“大阅兵式检阅”:“同志们辛苦了。”员工们则整齐一致地回答:“兰总好。”
兰对于声名乃至财富的追逐或可以解释为其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小时候我特别羡慕谁家养了猪养了鸡。”兰世立曾回忆说,“因为养了鸡就有鸡蛋吃,养了猪春节就有肉吃,而我没有。”兰世立后来考取了武汉市江夏区商业局下属的商业学校,之后在湖北省计划干部管理学院短暂就读。在那里读书仅仅一学期后,他出人意料地被推荐转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大专班旁听。在哲学系旁听的时候,兰时常向别人讲述其“海外背景”以及“有上层关系”,“爱吹牛皮而且目中无人”。兰在一次内部讲话中也曾经回忆:“记得我在读中学、包括后来读大学以及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同学甚至老师、同事经常说我这个人是痴心妄想,说些梦话,后来我觉得根本无法跟他们同窗、共寝室、无法共事。”
兰世立真正在湖北商界崭露头角是在2002年到2003年间,他不仅迅速成为当地最大的旅行社网络的拥有者,而且还成功获得光谷中心花园项目的开发权,这让原本无足轻重的兰世立从一个小玩家一下子成为地产业的大豪客。在规划中,这块面积为2.76万平方米的热得发烫的地块将是武汉新地标。保守估计,此项目结束后将至少为东星带来8亿元利润。东星一位前财务高管就曾以此为理由,劝说兰等到该项目盈利后再进入航空业。但兰没有采纳,而是孤注一掷将所有的钱抽投至东星航空以应付巨额支出。
光谷中心花园最终因存在一房多卖、银行抵押、违规销售等问题使得众多买家无法备案,成为武汉最著名的烂尾楼之一。为了支付东星航空运营的巨额费用,兰不得已大肆举债,仅向农行武汉江南支行借款金额总计就高达1亿元。
某种程度上说,东星的困境是兰世立在为过去“无知者无畏”的疯狂而买单。2002年前后,兰在做大旅行社业务后,非常期望能通过控制航班来掌握旅游业的主动权。2004年春天,时任民航总局局长的杨元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鹰联航空已获准筹建。兰世立立即嗅到了商机,迅速面见杨元元表达了想做民营航空的想法。而当时湖北省政府正有意将武汉打造成中部航空枢纽港,政府的力挺为兰拿到筹建批文增加了不少砝码。而2005年发生的深圳航空27.2亿元股权交易案则进一步刺激了兰世立的财富神经。
雄心勃勃的兰很快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航空牌照,并在当年宣布拟投资5.5亿元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西南侧购地千亩,建造停机坪、器材库、维修房及员工公寓等。但3年过去了,这个航空港在草草征地500亩后至今尚未动工。在引进飞机方面,兰也显示出迫不及待的疯狂。当其他民营航空公司都采用租赁方式引入1~2架飞机时,兰则宣布一举引入20架飞机。让兰津津乐道的是与美国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公司的租赁协议,这不仅是后者在全球范围内和新成立航空公司签署的最大一单飞机租赁协议,而且免除了银行担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星航空的合作伙伴颇令人眼红:2007年7月,它成为德国汉莎在中国提供航材服务的首家客运航空公司;11月,又获得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贷款融资。
世道艰难
但好运并非永远伴随兰世立。2006年5月,东星航空首航,试图以超低票价抢占市场的行为招致多家国内航空公司的联手封杀。以航空业“行家里手”自居的兰一开始与飞机租赁方进行谈判时并没有邀请航空专业人士参与,但因为谈判中众多的航空业术语让兰所带领的“旅游业专家团”一头雾水,兰不得不暂停谈判,火速从航空界高薪聘请十多名行业专家加入谈判队伍。
但错误已经犯下。以APU(辅助动力装置,飞机在地面时向机舱提供压缩空气和电源)使用时间为例,东星航空的谈判结果是,供应商免费为前者提供1000小时的使用时间。不了解APU究竟为何物的人很可能为这个谈判结果沾沾自喜。但事实上,以东星航空所使用的空客A320飞机计算,若每天飞行10小时并其中有5个过站,每天就需要开启3~5小时,这意味着数百天之后,东星航空就将向供应商支付高昂的APU费用。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兰世立最初认为一架飞机只需配备一名机长和一名副驾驶即可,而事实上,民航法规通常要求一架飞机至少需要五名机长和五名副驾驶,这让东星用于飞行员的预算陡然提升了5倍。
兰很快领略到航空业惊人的硬性支出成本的压迫,从地产和旅游板块拆借的数亿资金逐渐淹没在厚厚的账单中,连个水漂都没有打一下。
事实上,在2008年4月时,东星航空的危相已现。当月,民航总局对东星航空“长期违规拖欠、挪用应缴国库财政性资金问题严重,财务状况恶化、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做出严厉批评,作为惩戒,一度取消了其部分航线的经营权。中航油旗下的蓝天公司董事长周如成在当年6月12日曾面见兰世立,就东星航空拖欠油款周期长、欠款金额大进行谈判。在2008年头5个月,东星航空有3个单月利润总额为负,总体盈利只有42.8万元。
捉襟见肘的兰世立旋即前往海外寻求资金入股,高盛当时有意以1亿美元的意向价格收购东星约25%的股份,但未达成交易。饮鸩止渴的兰不得不疯狂拆借高息资金,部分月息高达15%,融众投资后向兰提供了3亿元。融众曾到处清查东星有价值的抵押物,发现其账目就像盘丝洞,很多公司就是一个空壳子,找来找去最值钱的抵押物也就是光谷中心花园项目。以前兰世立是十个杯子九个盖,现在十个杯子只有两三个盖子了。情急之下,兰不得已割肉求生。
走向末世
东星航空停飞后,武汉市政府连续召开相关会议商讨善后事宜,希望寻找重组之外的“其他手段”来解决问题,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破产。
2005年年底东星航空向GECAS租赁10架空客A320飞机时,资金来自欧洲出口银行为其提供的60亿元卖方贷款,期限为15年,东星航空每月须向GECAS缴纳30万美元的租金,但其并没有如约履行还款义务。兰世立始料未及的是多次索要租金未果的GECAS向武汉市中院申请东星航空破产清算,将其推向了死亡之路。双方4年前看上去充满温情的合作,以一种冰冷甚至残酷的方式走到尽头。
融众投资乃是东星航空破产重组幕后的主要推动者,其动力在于,此前它曾向东星航空拆借3亿元,而主要抵押资产光谷中心花园项目也因诸多诉讼纠纷而难以盘活。
当地政府和融众投资曾希望通过停航促成国有航空公司对东星航空的并购。年初,兰世立曾答应重组,但前提之一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mpany,简称“中航集团”)先期为东星航空注资,用于解决员工工资拖欠等诸多内部困难。而武汉市政府与融众投资则希望将东星航空清盘出售后偿还东星地产方面的债务,兰世立默许这个建议。但就在中航先期注资9000万元之后,兰突然变卦,拒绝了中航的并购计划。此举彻底激怒了地方政府,后者有意以破产清算的方式,一劳永逸地消除东星航空这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地雷”。
外界对兰世立的评价褒贬不一。批评者认为他狂妄,不懂航空,不尊重官员,是个骗子和搅局者。一个例子是其与中航集团签订意向合作协议时,按照常规,入场时应是官员走在前面,企业人员陪在后面,但兰世立旁若无人地走在了一位地方权威官员的身前。在公司内部,兰世立更是拥有绝对的权威,被认为是公司说一不二的精神领袖。员工们被要求学习《总裁言论》《关注东星》等内部刊物,公司的重要事宜都要向他请示汇报。他曾自信地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狂和独裁,“狂要有狂的本钱,独裁要有独裁的本领。”
一语成谶的他最终也为此而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