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主要的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区东北方向,朝阳区在顺义区的一块飞地,距离天安门广场25.35公里。中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不但是中国首都北京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往的窗口,而且是中国民航最重要的航空枢纽,是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辐射中心。并且是当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国内第二个拥有三条跑道的国际机场(另一个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机场原有东、西两条4E级双向跑道,长宽分别为3800×60米、3200×50米,并且装备有II类仪表着陆系统;其间为一号航站楼、二号航站楼。2008年建成的三号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3800米×60米,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位于机场东边。首都机场于1958年3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是国内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当时仅有一座小型候机楼,称为机场南楼,主要用于VIP乘客和包租的飞机。
1980年1月1日,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一号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大,一号楼客流量日趋饱和。重新规划的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建筑面积达33.6万平方米,并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同时一号航站楼停用。随着客流量的继续增加,2004年9月20日,整修一新的一号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一、二号航站楼设计总量只有3550万人次。
2008年建成的3号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位于机场东边,2004年3月破土动工,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为迎接北京奥运会修建,能承载空中客车A380等新型超大型客机起降。3号航站楼启用后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的设计总量为8200万人次。
2005年1月29日,56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首次不经停香港的直飞春节包机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降落。
1993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200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达到2169万人次;2002年,飞机起降率24万架次,在1号航站楼改建未用的情况下,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到2715万次。2004年11月9日,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488万人次。2005年12月23日,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2007年12月5日,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
2002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715.97万人次,以第26位的排名首次跻身国际机场协会(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世界前30大最繁忙机场行列。2004年,旅客吞吐量3488.32万人次,排名世界第20位。2005年,旅客吞吐量4100.40万人次,排名世界第15位。2006年,旅客吞吐量4865.48万人次,排名世界第9位,首次跻身世界前十大最繁忙机场行列。至2013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万,跻身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