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空管局全力以赴做好雷雨季节保障工作-中国民航网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敬恒、欧阳刚 报道:4月5日凌晨6时,好梦中的人们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瓢泼大雨冲刷着清明次日的羊城。黑云压城,白云机场短时间内被"雨帘"遮盖,闪电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2012年羊城首场强雷雨、伴随低云低能见度天气,为中南空管局拉开了前汛期航空气象保障工作的大幕,同时也意味着中南雷雨保障工作的全面开始。 每年4-6月是华南的前汛期。3月1日至4月6日,广东省连续出现大雨、暴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部分市县甚至出现了冰雹,累计日雨量超过38毫米,已达到气象条件的开汛标准。4月1-19日,广州白云机场有7天出现雷雨天气。其中,4月5日广州白云机场的雷暴及降雨长达十几小时,4月18日造成广州白云机场25米/秒的雷暴大风,对航空保障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流量管理室,把京广线的流量控制缩小到50公里。""飞行计划室,加强与各运行科室的信息通报,及时拍发返航、备降报。"……窗外雷雨交加,中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的管制大厅内紧张而有序。雷雨天气对航班正常的影响不言而喻,而旅客的安全则是运行保障部门最为关切的。飞机如果在雷雨中起降和飞行,空中积累的雷电轻则造成机身和设备损坏,重则导致飞机解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而雷暴区域附近产生的下击暴流和风切变,也容易导致飞机失控。安全第一,中南空管保障部门通过各种科学调控手段指挥飞机绕飞、备降、返航,与雷雨等强对流天气"斗智"不"斗勇"。 华南地区雷雨天气频繁、复杂多变,降低了空管的调控裕度,为排堵保畅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努力成为航空用户的"千里眼",密切监视区域复杂天气。加强天气会商,及时发布机场警报和通报,通过电话、视频方式为管制部门讲解当前天气及未来变化趋势。值班预报员充分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气象卫星等先进探测手段,使用欧洲、日本和京沪穗等多套数值预报产品,密切监测实时天气情况,分析预测天气形势演变。而机场天气实况监控告警以及雨燕临近预报等系统,则有效提高机场和区域天气预警预报能力。气象中心每天还通过信息上报工作平台收集和汇总中南地区11个直属机场气象台上报的每日天气、运行等信息,准确把握区域内复杂天气的未来变化趋势及可能对航班造成的影响程度,为管制运行部门及航空用户提供及时、科学的决策依据。 华南地区强降水和雷暴等对流天气仍将继续。气象中心预报领班表示,在紧接着的4月24-26日华南地区还将出现一次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在强降水的同时伴有雷电、局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依据历史数据分析,2005-2011年广州白云机场平均每年4月份的雷暴日为4.6天,5月份为12.6天,6月份为18天,因而华南地区前汛期的雷雨天气必然更趋频密。 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的挑战,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努力从多层次、多方面提升服务质量,全力以赴做好前汛期雷雨的预报和服务工作。2012年,气象中心以科技为先导,经过2个月的数据解码和开发,从香港天文台引进的中尺度和快速同化两套数值预报模式应用平台已开发完毕;包括区域和航站天气预报的京沪穗数值预报系统也在今年的雷雨季节保障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气象中心加大内外培训力度,早在雷雨季节开始前,预报室为区域管制中心的管制员进行了两期春夏换季学习培训,精心制作了《中南地区雷暴特点》等培训;还与南航SOC气象室联合举行雷雨天气换季学习,就航空天气保障案例进行交流。这一切,都将为接下来的前汛期航空气象保障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