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机场辅助候机楼投入使用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继岚 通讯员赖玉琪 报道:2012年8月23日上午9:20,随着海拉尔-大庆CZ6422航班客106名旅客在地面服务人员的引导下,从4号远机位登机口顺利登机,标志着呼伦贝尔机场辅助候机楼正式投入使用。 呼伦贝尔机场公司辅助候机楼工程投资450余万元,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由三个极具民族特色的连体蒙古包建筑构成。蒙古包包体采用苯板保温,主体由钢结构构成,包体与候机楼隔离区用连廊联通。其中西侧两个蒙古包为出港厅面积1000平方米,东侧一个蒙古包为进港厅面积500平方米,可保障4个航班,5百余名旅客的候机需求。 近年来,随着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生产形势喜人。进入旺季生产,呼伦贝尔机场日起降航班达80余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达1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近2000人次,早已突破了2006年投入使用候机楼,高峰小时旅客400人次,2015年达26.3万人次的设计预测,候机楼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候机楼这件“小衣服”跟不上机场成长和城市发展的速度。 为了解决候机面积狭小问题,进一步提升旺季生产保障能力,同时考虑到呼伦贝尔市城市规划中机场搬迁计划,呼伦贝尔机场本着实用和节约原则,提出在现有候机楼东侧建一座辅助候机楼与原有候机楼用封闭连廊连接,旅客后端分流的可研方案,得到了呼伦贝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市长办公会决定拨付专项资金新建辅助候机楼。该工程自6月8日起正式施工,经过2个月紧张有序的施工,完成了全部项目,并于2012年8月21日通过了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的行业验收,实现了工期短、成本低,衔接好的设计初衷。 为最大限度提高辅助候机楼保障能力,此前,呼伦贝尔机场召开了辅助候机楼运行保障协调会,就辅助候机楼启用后的运行保障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各保障单位认真理顺了工作流程。呼伦贝尔机场公司领导班子亲临现场对各保障环节进行了实地考察,确保辅助候机楼正常有序运行。 呼伦贝尔机场新建辅助候机楼采取旺季启用,淡季停用的运营方式,尚属全国首例,在有效缓解旺季保障压力,改善旅客乘机环境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呼伦贝尔市窗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