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误的岂止时间
坐飞机出行遇航班延误本不足为奇,但细究起来,同为延误,却因情形不一,心境大不同,倒有点稀奇。
一次出行被莫名其妙地取消航班,电询民航方面,无一句解释,无一点歉意,只称可以改签,及待改签,又被告知座位已满,旅程彻底泡汤。乘客花钱购票,就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协议关系,一方无故违约,另一方的义愤就很必然。请问航空公司,将“契约精神”丢到沙漠里去了吗?另一次因“军演”延误两小时,但被明确告知了延误时间、原因等具体信息。候机的乘客遗憾之余,言语间均表现了某种理解:“只要跟我们讲清楚,这点委屈我们受得起。”
当航班不得已要延误,尤其是航班意外取消时,航空公司最应该做的(这是不需要提醒的),是及时、完整地告知原因,求得理解,然后尽可能地为乘客应变提供最大方便。可常见的情形是,当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常常以各式理由搪塞乘客。说点实话,告知一下真相就这么难吗?揣度原因,除不可抗力的外因外,或因指导思想发生偏差,一己利益至上,目中无人,不愿说出事实;或因管理粗放、应变能力差,所以不敢说清真相。乘客的利益,包括公司的长远利益,均被弃之脑后。
或许航空公司也有苦衷,诸如空域不够开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尤其乘客素质参差不齐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航空公司无端成为“受气包”。但无论何种情形,就能成为拒绝向乘客说真话的借口吗?显然不能!
航空公司不说真话的后果何如?偶一为之或许问题不大,但如果回避事实成为常态,乘客的愤怒情感就易膨胀,“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耐心、信任接连受到冲击,引发原本孕育于心、积聚于群的对于某些社会不正常现象的痛恨之情,于是,情绪失控,迁怒发泄,轻则骂人,重则损物,乃至发展为心绪恶劣、戾气爆发的所谓“刁民”,做出各式令人痛心的极端行为。
一个健全稳定的社会,是由和谐信任的人事关系维系的,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呵护经营。这有如片片雪花与皑皑雪山之关系。一片雪花之于皑皑雪山,是再渺小不过的物质,几可忽略不计,但雪山不是横空出世、铁板一块的,更无法悬在天际,成为空中楼阁,它是片片雪花,飞落人间,经年累月,才冷凝成山,巍峨耸立,蔚为壮观的,而崩塌,却完全可能是一瞬间的灾难。应该承认,在变革转型的商品社会,社会诚信体系其实很脆弱,毁易建难。当这个社会弥漫着一股假话连篇、信任感缺失的空气时,赖以维系社会结构的诚信雪山坍塌,就是早晚的事情!雪山既倾,芸芸众生,谁又能幸免于难?
所以,每一片雪花,都要对可能的惨烈雪崩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