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汕头空管站顺利保障揭阳潮汕机场开航-中国民航网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渊 报道:"南方3891,潮汕塔台,跑道04,地面静风,可以起飞。"2011年12月15日08:09,随着管制员陈展峰的一声指令,执行揭阳-广州南方3891航班的南航汕头公司B737-300型2926号飞机腾空而起,标志着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正式开航。当日,共有44架次航班安全起降新建揭阳潮汕机场,成功开航的同时,民航汕头空管站迎来了新的发展里程碑,这背后包含着他们辛勤卓越的付出。
确保安全转场是汕头空管站的中心工作,站长方沁指出:"转场工作是空管站百年一遇的攻坚战,我们有幸参与到这项重大工作中,一定要充分重视、虚心学习、细致谋划、积极投入。"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站党委紧紧围绕目标要求,不断筑牢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扎实推进转场工作。自2011年7月2日首部设备到货吊装、拉开了潮汕机场空管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的序幕,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汕头空管站完成了从旧机场设备搬迁,到大量新设备、新系统的安装调试,到实施缩小雷达管制间隔,调整扩大管制空域、同军航和周边管制单位签订新的管制协议,逐条修改长达几十万字的工作手册,到大量新设备资料的整理、组织培训学习、应急演练,到校飞、试飞、试运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这些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安全高效地开展,得益于上级党委高超的组织手段、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以及空管站各级干部职工坚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执行力。
由于任务重、人员少,许多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了正常的休班和节假日,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地干活。因为设备的搬迁不能影响到旧机场的正常工作,很多工作总是要等到夜间停航后才能进行。区管甚高频、各种卫星传输设备是航管楼的"中枢神经",有的还是省内各机场的通信枢纽,其搬迁最为困难。空管站技术保障部门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搬迁方案,技术人员白天做足准备,晚上挑灯夜战,连续奋战三日三夜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一个个这才感到体力的透支,趴在桌上、坐在椅上就睡着了。需要搬迁的设备、链路又多又杂,却一处都不能失误,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非常小心。空管站的技术人员常常需要日以继夜地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捧着厚厚的新技术资料进行学习培训。管制运行部门同样除了需要确保旧机场日常管制安全外,每名管制员都要针对新机场进行300学时的系统化培训。气象部门要完成气象资料收集、与地方气象局交流业务、进行新机场气候概括培训、能见度目标物选取和新设备培训……扎实的培训,严格的考核,让汕头空管人熟练掌握了新岗位业务技能,出色保障了校飞、试飞、转场等重要空管指挥任务。转场当天,中南空管局、汕头空管站领导坐镇新旧机场指挥,全站员工主动放弃休息,严格按照搬迁方案、应急预案在人员、设备、通信各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旧机场关闭后连夜抢运搬迁设备、安装设备、调整系统、发布信息,确保设备调试完好、配置达标、信息畅通、监控到位,顺利地实现了新旧机场转场的安全对接、无缝对接。
新机场的开航,汕头空管站洋溢着秋实飘香的满怀豪情;面对未来,汕头空管人同样自信而睿智。空管站党委书记郑小彬说:"今年是空管站成立十周年,我们保持十年不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为我们在外砂机场的空管保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需用新的面貌、新的思维适应新一轮的发展,再写新的辉煌。以新机场的开航为契机,积极推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次汕头的管制空域同时调整扩大,航班量增加,我们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空域资源,为旅客节约宝贵的飞行时间,为航班飞行节省燃油,也让空管保障服务更加安全、顺畅、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