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不能只怪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管理机制需作出反思
一场大雾导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简称“长水机场”)遭遇“云南史上最大延误”,近万名旅客滞留,据媒体报道,由于长时间滞留机场,部分儿童出现感冒、发烧症状,现场多个值机柜台被砸。因天气导致航班延误并不新鲜,然而以往鲜有旅客打砸值班柜台的过激举动,如此看来,滞留的旅客得以离开后,长水机场管理方应就其工作作出反思。
作为旅游大省,节假日游客蜂拥而至,对于城市交通是一个考验。由于云南高铁尚不发达,省外游客前往云南多依赖民航,建设好机场,提供高效的服务显得尤为必要。有关此次延误事件的原因分析中,被很多网友反复提及的是机场的地理位置,雾气大的长水机场刚修建不久,当初之所以选在此地,是权衡各种利弊后的无奈选择,机场当初规划的合理性遭遇部分人的质疑。
机场规划是一个方面,然而,必须承认,天气因素非技术所能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因延误出现的旅客过激行动,不能完全归咎于机场的硬件缺陷,机场管理者对延误事件的应对能力之欠缺,是导致过激行为的重要诱因。有旅客反映,在大面积延误出现后,机场航班资料并无更新,以致过激行为出现后,当事旅客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柜台看航班信息。对于航班延误的状况,延误时长等,相关人员并未作出解释。遭遇航班延误的人对于航班信息有更为迫切的需求,信息直接影响其心理预期,一旦缺乏信息沟通,无疑让旅客的遭遇雪上加霜。
滞留加上服务不周导致混乱,在这样的环境下,旅客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机场在延误事件应对上缺乏足够的准备,对此常常提及的是要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眼下的问题是,如果预警机制只是一句时尚的话语,未能在现实生活中给予落实,恐怕这样的预警机制只会成为笑柄。
昆明在此次延误事件中被网友讥为“一座来了就走不了的城市”。机场是城市的名片,一次延误让城市蒙羞,理性的人不会就此对昆明这座城市抱有成见,但管理部门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之虚弱却可见一斑。耗资巨大、装潢豪华未必能保障一座机场的服务水准,专注于细节的改善,呵护人性的需求,在突发事件中不至于手足无措,方能体现“国际机场”的应有品质。
当然,就航班延误这一普遍现象而言,不能将责任单纯归结于机场,有必要重视其他责任归属,比如当前大量空域未向民航开放即被认为是一大主因,此外航空公司运行管理亦是重要因素,机场、航空公司等各方提升自身工作效率,相互合作,显然亦是缓解航班延误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