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畅想未来动画片 2035年乘机出行是什么模样
在2020年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发展大会成果展上,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主导,航科院中宇(北京)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制作的,以小GA一家为人物形象的关于未来机场的动画片一开场就引起热评,这其中,主人公小GA在到达机场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无纸化通关,动画片中这一“未来机场”技术已在国内多个机场逐步实现。
▲ 中国民航畅想未来动画片
――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
航科院中宇(北京)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制作)
▲ 动画片主要人物展示
主要内容
本文以大兴机场应用One ID技术实现无纸化通关为例,剖析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民航数据一体化的重要性,以期能给民航未来如何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全流程的大数据应用提供不成熟的思路,同时也对数据安全提出一些简单的思考。
大兴机场无纸化建设
大兴机场建成以来,积极实践“无纸化出行”,打通值机、安检、边检、登机四个关键环节,均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在国内航班的购物和登机环节实现刷脸。实现全流程自助、无纸化通行,让出行更便捷、更环保。
这一无纸化出行的实现是通过One ID技术,在无感环境下实现端对端高效安全的旅行体验。旅客从购票到登机,通过识别旅客唯一标识,在无证件条件下,高效、便捷、安全地完成旅客身份核对、行程信息提取、购票、值机、行李交运、安检、登机等多个环节操作。
▲ 智能无感安检
1从具体流程上来看:
行李
乘坐国内航班,可在自助设备上通过证件扫描完成选座位,用手机获取座位号等登机信息,如需托运行李,可在自助托运设备上根据提示,选择托运行李件数并打印行李条,完成托运手续并获得行李提取凭证。
接下来在安检现场,使用自助通道,完成身份验证,扫描证件通过第一道闸门,面像比对成功后通过第二道闸门,这一环节也无需出示登机牌。
登机
登机口同样可以刷脸通过登机闸口,无需出示任何凭证。乘坐国际和港澳台航班在边检环节,符合自助通关条件的乘客可使用边检自助通道出境打开自助通道的第一道闸门,指纹和面像比对成功后,可打开第二道闸门。
以上环节均无需出示登机牌。
关于One ID
随着人脸生物识别技术日趋成熟,机场对旅客体验和安全性要求逐渐提高,国际航协(IATA)提出了One ID概念,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有效提高机场安全,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并着力推动行业发展。
人脸识别技术的启用为打造智慧机场,实现无纸化,打造绿色机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乘客将能够通过简单的生物识别在每个机场触点识别自己。其目标是在机场、航空公司和政府之间实现一个真正可互操作的系统协调。
▲ 人脸识别技术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1旅客:无缝体验一单识别
旅客
One ID将提供一个“无缝”旅程,并改善整体乘客体验。采用面部识别科技与全套自助畅快通行流程,用于值机、行李托运、出入境、登机等。
理论上旅客从值机到登机都无需与任何工作人员交流,只要有一个身份识别,他们就会是容易被所有服务提供商识别,这将消除很多重复的进程,从而减少旅客排队时间,并在机场的每一个场景中都适用。
1机场:提高成本效益和运营效率
机场
One ID通过减少人工ID检查的时间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力,有助于降低人力成本。
同时,它还将提供乘客在机场过程中的位置的实时能见度,允许机场大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智能操作。这一切都将有助于优化机场的空间效率。最终,航空公司、机场都将受益于这一能令客户满意的乘客流程改进。
1当地政府:加强安全
政府
One ID将能够改善边境、航空和机场基础设施的安全。它将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帮助打击人口贩运和其他跨境犯罪活动或个人以虚假身份跨越边界。
IATA提出One ID的概念,也是希望各航空公司和机场以及相关合作方能够将生物识别技术与旅客出行结合,为旅客提供更方便和安全的出行服务和体验。
但事实上,One ID在未来可作用的空间远不止这些。
随着One ID的技术理念进一步推进,也会支持越来越多的业务场景应用,逐步不局限于值机收集人脸信息,强大的系统对接能力,也将支持和政府机构、机场、航司对接,借助智慧引擎可以将对接数据以服务形式提供给机场,进一步实现跨机场业务支持能力,借助民航数据和机场网络优势,逐步应用于更多业务场景。
▲ 未来机场人脸识别技术用于无人监控
▲ 未来机场人脸识别购物体验
在多业务场景这一点上,以大兴机场为例,大兴机场连接了不同企业的多个系统,并让各方的数据在机场的平台上流动起来,通过构建统一信息数据标准,建设开放、共赢的信息数据平台,将机场、航空公司、地服公司、空管、联检单位、交管部门等与机场相关的业务单位,纳入到机场全面协同运行平台上,实现真正的全面实现数据共享。
综合大数据枢纽中心
对于机场来说,更重要的是建立属于自己的大数据枢纽,打造智能大数据中心,实现机场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数字化。智能数据中心是未来机场各业务领域的数据支撑平台,需要整合民航机场乃至航司等多方数据,由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聚合、分析、挖掘实现聚能,并向各业务场景赋能。
建立数据枢纽,融合整个民航机场内部的全部数据,打通数据之间的隔阂,消除数据标准和口径不一致的问题。通常会对来自多方面的的基础数据进行清洗,按照机场内部不同场景主题概念,建立多个以场景或用户为主题的数据库,如商品、渠道、门店等等。
对于民航系统存在庞大的数据枢纽,这些枢纽需要遵循的三个 one 的概念:
One ID、One Data、One Service。
其实主体目标具有一致性,这一综合数据枢纽不仅仅是汇聚机场内部各种数据,还得在融合数据基础上,让这些数据遵循相同的标准和口径,对事物的标识能统一或者相互关联,并且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这是目前机场运行大数据中心枢纽把控的技术关键。
在民航数据应用方面 ,建立在机场大数据总控中心,不仅仅只是面向于智能运控系统,实际上,未来以“四型机场”为发展思路的智慧机场运行,数据面更多还有面向营销推荐,用户画像,AI 决策分析,风险评估等。
而且这些应用的特点是容易快速开发出来,因为重要的数据分析工作在综合大数据枢纽中心已经完成并且沉淀,这也就相当于之前的民航数据成果都能被多个应用共享,未来机场智能化场景应用也将通过数据中心枢纽的进一步应用而走向智能化。
民航未来机场数据一体化、
在未来机场动画视频中,我们看到未来机场的应用,增添了许多具备多维感知、高精度定位、智能网联功能的终端设备,在智能运行监控、机坪自主驾驶、自助智能服务设备、智能化行李系统、智能仓储、自动化物流、智慧能源管理、智能视频分析和节点时间数据自动化采集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突破,甚至实现了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等。
如今,各大机场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四型机场”建设方案落实工作,不断优化相关设备设施的运行方式,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旨在不断提升机场安全业绩、新能源利用水平、智慧化系统建设水平、旅客总体满意度。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机场在致力于提升业务量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对“四型机场”建设全面发力,不断提升机场安全管理水平,形成绿色管控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信息系统覆盖业务全流程,机场服务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而实现以上内容的关键,更是应当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手段,全面建成成熟高效的安全管控体系,推进机场智能化、精细化、生态化环境管理,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新局面。
在机场新技术手段中,通过数据、系统与业务的融合、优化与发展,持续推进智慧机场的演进与升级,是打造未来机场的关键。将新科技的发展成果融入到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当中,通过打造机场综合运用大数据中心,实现全面信息共享,从而融合5G、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优化生产运行流程,实现机场各类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利用。
对于未来民航发展来说,机场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的聚能与赋能,建立属于自己的智能数据中心,也就尤为重要。
面向未来民航发展趋势,必须做好机场信息系统规划,将数据全面信息共享的理念广泛应用于机场内部各项运营管理平台,构建机场大数据信息枢纽中心,搭建基础云平台和智能分析平台,打造多方协同、信息共享、智能决策的智慧机场。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掌握机场的环境质量现状、预测环境风险趋势,形成高效的机场环境管控体系,从而更好的实现与地方政府的环境信息共享和防控的联动机制,推动未来机场朝着更加绿色、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使机场能够以更加良好的姿态融入城市。
关于数据安全的一些思考:
回到最初,随着One ID的应用逐步在民航出行范围内的持续开展和深入推进,中国民航“无纸化”快速发展,也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技术、环境、数据、法律层面的潜在问题。
我们在使用这一先进技术实现便捷出行的同时,也应清醒意识到,数据保密问题需要更加注意,尤其是像人像数据这一类涉及旅客隐私的问题,民航未来对于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也需要越来越严格,需要得到用户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被有限范围内使用。
任何一个新事物都必然要经过异议、反对甚至诘责的磨砺,然后不断改进完善,方能百炼成钢,最终被大众认可和接受。正如各大机场无纸化出行实行初期阶段,都遇到过种种问题,但通过各方协同合作,也逐步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于整个民航综合大系统来说,其旅客用户数量之庞大,要获取更多用户的信任,需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也需要依托行业及主流媒体平台,利用多种形式及时宣传相关工作举措和成效,增强民众民航安全思想认识,激发参与积极性,及时回应各方关切,增进公众理解,为顺利推进民航发展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赢得更多支持。
加强民航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强化数据保护与信息安全,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制定信息安全相关标准,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也十分必要。充分考虑民航系统数据安全风险和冗余度,做好备份计划,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可靠。
未来民航也必将朝着兼顾创新与安全,防范化解各种信息安全风险,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公共安全、国家利益和公众权益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