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自主招生对寒门子弟不公 北大农村学生仅10%
教育专家就寒门子弟上大学问题答问:“高校自主招生对寒门子弟不公”
8月4日,《南方周末》发表《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一文,引发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广泛关注。
文中提到,有研究表明,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文中总结,“30年来,国家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昨日,科学网邀数位教育专家做客网络访谈,就教育公平性缺失的现状、原因及解决之道等回答网友提问。
专家名单
王洪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刘广明: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欧阳峰: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员
何云峰: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
阮成武: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答问
高校应承担促进社会公正责任
网友: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难的问题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但是否应当由高等教育负责?政策倾斜是否合适?
欧阳峰:客观上说,高等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穷人的后代,这几乎是跳出贫困的唯一渠道,因此高校承担了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公正的责任。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做法还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让穷人享受同样的中小学教育,但这不是一天能实现的,因此高校录取政策倾斜算是一种补救之道。
高校自主招生对寒门子弟不公
网友:各大高校搞自主招生,表面上要提升素质教育水平,但实际上是否导致农村孩子离重点大学越来越远?
何云峰:目前的自主招生肯定只会让更多寒门子弟受伤害,自主招生看综合素质,如弹钢琴、画画等,而寒门子弟多半难有条件去“全面发展”。
刘广明:从目前自主招生设计看,对农村学生明显不公平。目前针对各种情况的高考加分中,针对农村的还没有,解决农村学生上名校难的问题,关键还是靠制度救济,政府起引领作用,期待这方面的突破。
需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工程
网友: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王洪才:最简单的办法一是免学费,二是提供补助。
何云峰:高校不能只想着按照强者生存的法则去抢生源,建议采取临时措施,每个学校预留比例给寒门子弟,或学校每招一个寒门子弟政府给予学校特殊补贴。西方很多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都会有照顾性录取政策。
阮成武:现在国家助学体系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下一步需有效吸纳社会力量来参与助学工程,大有可为。(记者商西)
相关评论:
寒门子弟在不平环境下走向没落
一位当了15年教师的人日前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这个时代寒门难出贵子!”发帖教师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该帖在网上点击率已有40多万次。(8月8日《长江商报》)
凌国卿为此撰文《不平环境下寒门子弟要看到公平之处》(8月9日红网),读之,不爽,试驳之。
就凭“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早当家”断定“他们往往比城里的‘天之骄子’学习刻苦,成绩要比他们好很多”?生在城市的侄女夺得了全县中考第一名,侄子夺得了湖南省级奖励,以高分考进了北京的大学,看看他们家里堆堆的试卷,厚厚的书籍,谁敢说他们不刻苦?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刻苦?以县城论,本县是教育贫困县,以高考论,要与全省学子争高低。20余岁的农村侄子很少下农田,艰难混到了一所职业院校毕业证,多年来,大家族的其他农村侄子侄女也乏善可陈。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8月6日《重庆晚报》)在活生生的事实和数据面前,"(寒门子弟)成绩要比他们(城里的‘天之骄子’)好很多",“寒门子弟的坚韧与刻苦并没有消失或减退”,“寒门子弟没有堕落也不敢堕落"等论断是不是显得很幼稚?
“无论是启蒙教育还是智力开发,作为在小学时就处于落后状态的寒门子弟完全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弥补”?怎么弥补?你以为城市子弟笨蛋似兔子,寒门子弟聪明如乌龟?“所谓起跑线更多指的是幼儿园或是小学的受教育水平”?人一生不断在奔跑,就不断有新的起跑线。关于起跑线,与“寒门子弟的卑微心理”无关,无论你承不承认,起跑线差距都在那里,就是教育资源差距的不断拉大和日益固化,期望占据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子弟当兔子只能是可笑之至。看看城市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先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享受更新更优的教育资源,你还天真地以为教育可以笨鸟先飞,赶英超美?不尊重事实,不尊重教育规律的梦想只能是南柯一梦罢了。“而现实也确实是这样的”:“‘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初中高中的学习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难道罗马是一天建成的?这不是掐头去尾,忽视小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否定高考后的后天努力,否定终生学习吗?“时间的赋予是无上公平的,如果你有私人教练帮你辅导,我在学校同样可求助于老师;如果你有丰富学习资源,我也有学校发的做不完的资料,如果你要去弹钢琴提高综合素质,我也有同学一起打篮球锻炼身体素质。”看了这段话,我想吐血。时间从来就不公平,比如一个问题,城市孩子可能大早弄懂,寒门子弟大费周折还是一知半解。湖南省重点中学衡阳市八中、长郡中学的学子就告诉我,他们一些同学比老师还厉害,解题简便快捷,无需老师,城市子弟就能互相交流解疑进步,寒门子弟遇到的半桶水老师不少,多翻教科书也未必给学生一个满意、快捷的解题思路。你以为寒门子弟“打篮球锻炼身体素质”?唉,你怎么不去看看,为了高考,挤掉了多少体育课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
“只要你有雄心上大学,谁能拦你?”困难不是一吹就倒的纸老虎,雄心也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我都怀疑你要么生活在赶英超美,跑步走向共产主义的时代,要么不生活在中国,而是生活在美国了。还好,有清醒的人物,比如韩浩月先生(8月9日《新京报》:寒门出贵子 要闯多少关?》):什么是常识?(把别人当龟兔赛跑的兔子就是违反常识)在努力程度近似、智慧相同的条件下,名师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贵子”的几率,显然要大于穷困学生。穷困学生惟一的“武器”,是借助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实现翻身,但这个“武器”,在他们接受基础教育时就被打折了。“至于上学的经费,高中的学费多数人还是能担负起,担负不起东拼西凑也就有了;而大学学费,几乎都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和助学金。”高考人数逐年走低,弃考人数不断上升,8个省曾经没有放出一分钱助学贷款等事实经常见诸报道,看来已经让你见多不怪,熟视无睹了。
“在当下围绕你身边的一切仍然是公平的”?寒门子弟是跟同等条件的人竞争吗?不,他们要跟各类领跑者竞争,比如跟全省的城市子弟竞争,跟已经加上20分左右的竞争。一个20分,可能刷下2000人,裸分状元差点进不了北大,全国只有少数重点中学校长才有资格推荐学生进入北大,何来公平可言?“生活在当下,就只管当下”?韩浩月先生说: “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这个现实背后,隐藏着多少寒门子弟的无奈、悲观与失望。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展开了实力悬殊的闯关,但从求学到升学,从毕业到就职,中间无数道关口,任何一道都可能让他们梦碎。在这个背景下,就不难明白,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有着多么沉甸甸的分量。
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教育机会要平等,要肩负起解决社会公平的重任,让每个人通过教育随时随地都有向上发展的希望和空间。名校无缘,就业无门,蚁族有份,寒门子弟在不平环境下走向没落。知识不再改变命运,学习难以成就未来。对教育不平等漠然视之,对教育不平等加剧和固化知识难改命运的不平等轻描淡写,《不平环境下寒门子弟要看到公平之处》对广大寒门子弟来说无疑是一剂麻醉剂,不管这个药效有多强,终究都会过去,受到蒙蔽的人民终究都会清醒过来,教育机会要公平,这是人类永恒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