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录取稳步发展 学生按阶段实习收益大
许声浪:看来你对香港教育制度有比较多的了解。香港最近这几年推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内地的考生可能不一定特别多的关注,但是对香港今年参加高考(微博)的学生来说,他们是经历非常大的一个变动。这样的变动是怎么样引起的呢?是在2012年之前,也就是说今年之前,香港的中学是有预科的,也就是说读完中学进入大学之前有一个预科,3+2+2然后进入大学,从今年开始变成3+3+4,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是四年的。
主持人:以前跟内地不一样。但现在3+3+4是跟内地大学完全一样的体制。
许声浪:刚好跟内地平行一样的,这之前一直沿用英国的体制,体制的变化对香港高校影响是怎样的?我想郑重其事的跟内地的考生谈到这个问题,因为什么呢?不管以后内地的考生,成功的去香港哪一所高校读书,今年香港的高校都要同时在一年里面,录取两批中学毕业生。
主持人:两批?
许声浪:你可能感觉到吃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今年香港高校的招生,都是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因为这个改制,就会有两批学生同时毕业,有旧制的也有新制的,因为新制已经减了一年,旧制还要多一年,所以这两批学生是重叠的。每一个高校在今年会有两批人同时录取,录取完以后可以想像,本来录取一万个人,今年要录取两万人,所以对每一个大学的校园,特别是校园设施住宿、饭堂,课时安排老师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如果去了以后碰到小的问题容忍一下,不要有太多的抱怨。
主持人:也说明竞争力变大了,以前学生可能在100个名额中分配这些,现在两个方面一起平行,学生的竞争力也会变大?
许声浪:你提的问题很好。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竞争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说,从学校本身来看,我们觉得内地的考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什么呢?我打个比方,我原来招100个内地的考生,这100个内地考生的生源是由应届的高考毕业生招收,去年你应届高考毕业生的规模内地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一年是内地之间考生的竞争,不存在跟香港学生的竞争。所以我们是把这个指标分开来的。
主持人:对内地的学生是没有影响的?
许声浪:学校本身是没有太大的影响。
主持人:综观这几年录取学生的比较,学校录取原则是什么?分数是怎么界定的?
许声浪:讲到录取原则,我们是非常稳步发展的院校,没有大起大落的招生规模,每年都会递增一点点。递增的前提要看学生的质量,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通过一本线以上,然后才能有资格参加我们的面试,还有其它的一些评核。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再择优录取,就像去年我们都招收有60-70个内地的考生,反映还是挺好的。
因为从招生的这个历史来看,我们比起香港其它的院校可能会慢了几年才起步招收内地的学生,但是内地学生的就业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尤其是读教育类的、师范类的学生,因为他们毕业以后,很多中小学的校长都等着来招聘我们内地的毕业生。你知道为什么吗?
主持人:我也想请教您这个问题。
许声浪:因为香港也是面临教育体制的改革,很多校长在整个教育政策新的环境督导下,都开设很多以普通话教学的课程。内地的学生,当然在这方面就有绝对的优势,而不是有一定的优势了。所以就是说,他毕业以后既可以用普通话来教学,又可以用英语来教学,这两门语言都是我们指定的,特别是普通话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希望来用之教学的。
主持人:学校是师范类院校,但现在也向综合类大学发展。学校的优势专业是什么呢?
许声浪:在师范教育这样大的前提下,纵横向立体及更高的方向发展,但不管是怎样发展总归是以教育为主打的。因为这个是香港政府在建立各个大学的时候,基本上给每个大学都有定位的,也就是说你这个是综合性的你个是理工性的,我们就是师范类。尽管现在整个亚洲对名称还不是非常的统一,有一些是叫做师范大学,有一些叫做教育大学,有一些是叫做教育学院。但是都是讲的同样一个东西,我们主要就是以培养师资为主的。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也开设比较多的非师范类的,比如说我们的创意艺术文化,还有语言学及全球环境学、心理学,这些都开设一些非师范类课程。(校对到这)
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在研究层次的提高,比如说像去年我们在招收的时候,就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可能我不讲一些学生不能特别的了解到我们以前,其实我们招收的研究生的规模比本科生要大很多。
主持人:研究生的话也在内地招生吗?
许声浪:对。去年我们招收各种各样的教育硕士也好、硕士也好,还有博士也好,总共招了200多人。但是本科生才不到100人,才几十个人。这已经差差距就是3倍了。
主持人:内地的学生也可以到香港就读研(微博)究生吗?
许声浪:对。所以我在这里顺便讲一下,我们学校不单单招收本科生,同时研究生的规模比本科生的规模还要大几倍。这有些人还不太知道,因为这个名称在内地是有误导的,“教育学院”因为在内地每个省都有教育学院,此教育学院非彼教育学院,刚刚我提到亚洲各个地方世界上各个地方,师范类大学名称都不是统一的。我们学校一直沿用英国的就是教育学院这样一个名称。
主持人:实际上我们学校是8所公立大学之一的学校,很多学生像您说的因为这个名字会误解,他觉得大学才是我们的公立学院这样,所以请所有的考生注意了,更多关注我们香港教育学院(微博)。
请您介绍一下2012年高考马上到来了,学校有没有什么新的政策?以及刚才提到了去年招了60-70名内地学生,今年在招生规模上会不会有增加?
许声浪:我们学校在招收内地生规模上比较平稳的发展,今年我想我们也没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做一些适当的增长的调整,这是一个。当然大前提是学生的成绩和各方面的要求能够达到入学的规定。
第二个就是,我们招收学生的前提就是,除了成绩以外,我们也看看学生的一个多方面的一个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看学生的综合素质,看他有什么特长,学校也会鼓励学生。
如果是说学生要了解我们学校,其实有好几个途径的。其中有一个是我们想做的也比较现实一点面对面的,计划在6月16号周六安排一个开放日,专门邀请内地的学生和家长到我们学校来。
主持人:实地的考察。
许声浪:实地的考察。我们请一些教授跟一些学生做一些交流,同时就可以面对面地解决学生的一些问题。我们当然会很具体的安排,比如说让学生到我们学校来,这些安排以后,很多家长会觉得这个学校挺不错。
主持人:应该怎么报名参加这个活动呢?
许声浪:同学可以透过我们学校一个叫做大中华事务处,就是我们处的这个网站,有兴趣的学生家长可以透过传真或者电邮跟我们做一个登记,我们就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到深圳。当然过来之前要办好旅游证件往返港澳通行证,因为我们不会帮学生家长申请,你们自己办好了我们接你们。因为是刚刚高考完的一个礼拜,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很透彻的一个全面的了解香港。
主持人:全方位的了解。
许声浪:这个回到我刚才介绍之前,就觉得学生本身也好家长也好,你对要去学习的一个学校,要有一个比较全方位的了解,不要道听途说或者一知半解。
主持人:网友有一些疑问,第一位网友是这样说的,关于实习问题香港教育学院是什么政策?会不会提供实习机会?去师范类院校实习的话会不会当老师?
许声浪:看来这个同学对学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为我们是师范类的院校,所以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他的实习不是像一些传统的内地师范类院校,我不知道现在内地师范类院校是不是还这样,以前读完三年第四年有一个学期集中实习。我们不是的,我们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一直都有实习,每一个阶段实习的内容和城市的安排都不一样。比如说我自己没有教学,但是我只能够做大概的简介。比如说第一个阶段你去观摩去听,第二个阶段你去做一些辅导,第三个阶段你去做一些比如说助理的教师,然后你第四个阶段去讲学这样一个安排。
主持人:给他们很多机会。
许声浪:讲到实习有一个问题大家要留意一下,香港是一个以讲广东话为主的学校,尽管中学积极的推行有普通话的教学。但是到目前为止,很遗憾的说,还是很多学校不能够提供普通话教学这样一个环境。同学要有一个思想准备,你要用英语教学。我们的学生培养出来,他肯定是在语言方面是没问题的,是用英语教学的。如果你不能用广东话实习的话,当然有一些学校可以用普通话但毕竟是少数,我们要提醒一下学生。这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主持人:还有一位网友是这样的,刚刚许博士介绍了学校招收硕士生,内地读研究生是有保送名额的,香港教育学院是否有保送名额?
许声浪:这方面我们也跟国内的一些大学合作,这个合作就是说,国内的某一些大学会跟我们的研究生院透过互相的了解,来做整体的推荐。这个推荐就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他的成绩达到怎么样的层次,当然最后他肯定是有一个前提的条件,必须要有一个学士学位,这是一个前提。不管怎么样这是第一个前提,然后他的英语各方面都达到一定的程度。
比如说我们过往好几年,每年招收几十个像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在那里读硕士,有一些读完硕士在香港当体育老师,有些发展是很不错的还有些到其他方面去。
主持人:许博士给大家分享的香港教育学院的动向,由于时间关系只能介绍到这里了。最后请许博士介绍一下,如果学生想了解香港教育学院更多的消息,他们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呢?
许声浪:我们学校有大中华事务处,我们这个处主要负责学校在大中华区招生、推广、介绍,台湾、澳门、内地的学生都可以到我们大中华事务处,我们简称GGA,在这里面有很多资料的介绍,比如说刚才我讲的6月的开放日,还有学生的一些其它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来问。
刚刚你提到一个问题我在这里着重讲一下,就是学习毕业的动向,学生肯定问我4、5年以后怎么样,我刚才提到了很多学生留在香港就业,并且在教育行业做的很不错。也有很多到海外升学,在升学这方面我们学校这几年一贯是非常不错的。
主持人:我们内地的学生在香港毕业以后,他们的就业前景是很广阔的他们也有很多的选择。更多的学生可以关注我们的香港教育学院,我也知道学院开了微博。考生可以通过微博咨询许博士。
许声浪:对,微博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跟同学沟通、交流,我们也希望以后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跟我们做一些线上的沟通。
主持人:短短的30分钟很快过去了,再次感谢许博士的到来,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再见。
许声浪:谢谢大家。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