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铁 济南国际机场亮“三招”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孔勃旺 报道:高铁的出现,让快速、便捷的民航运输面临强劲挑战。济南作为京沪高铁的必经地,民航运输也受到了冲击。面对高铁的影响,济南国际机场锐意进取,从自身实际出发,亮出“三招”积极应对。
第1招:
“筑巢引凤”大力开拓客货运市场
济南国际机场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重点区域。为了开拓客货运市场,济南国际机场优化资源,采取“筑巢引凤”、“主动上门”的策略。
今年以来,济南国际机场有针对性地走访了南航、厦航、川航、海航等航空公司,加强与大连、哈尔滨、三亚、汕头、武夷山、西宁等机场的联系和合作,先后争取到西藏航空、顺丰航空、台湾立荣航空、泰国东方航空等6家航空公司的地面服务代理权。国内航线新增18条,加密12条;新开国际航线1条,加密国际航线1条。目前,在济南国际机场执飞的航空公司已达21家,正班航线达130余条,平均每周进出港航班达1500个,分别通往50多个城市和地区。通过这些积极的应对措施,虽有高铁的影响,济南国际机场仍然实现了航线数量的持续增长。
济南国际机场继续加强中转货业务,拓展中转货渠道,出台减免中转货物操作费等优惠政策,推进北京、大连等地的陆转空运输模式;创新包舱运输,首次开通济南至武汉的包舱运输航班;稳步推进邮航货运仓储库区建设,新增邮政快件代办业务。在全国航空货运负增长的情况下,济南国际机场逆势而上,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济南国际机场以“大力发展主业,规范发展辅业”作为前进的目标,提升主业,发展辅业,借助优势,谋求新路。在做强做优主业的基础上,济南国际机场调整理念,整合资源,最大限度挖掘机场非航空性业务价值。今年以来,济南国际机场在广告、旅游、车辆运输、机电维护、商务贵宾服务等方面的业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版块化经营模式,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占机场收入比重的40%。济南国际机场依托机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和辐射,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积极发挥航空枢纽的集散效应,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和相关服务业。
第2招:
加强管理实现安全生产自身过硬
民航与高铁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竞争。为此,济南国际机场加强精细化管理,从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两方面下工夫。
在文化建设方面,济南国际机场深入贯彻民航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挥广大员工的责任主体作用,并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使之成为员工的精神信仰和企业精神支柱,在工作实践中转化为行业员工的规范指导,努力打造一支“工作扎实、办事高效、服务热情、严于责任、忠于安全”的过硬队伍。在制度建设方面,济南国际机场持续致力于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航空安全保卫方案》、《机坪管理细则》、《危险品运输管理手册》等手册,建立了SMS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各类基础管理台账2000多项,使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和基础管理形成一体化管理规范,真正将工作内容标准化、工作要求指标化、工作程序规范化、工作管理精细化。
为了加强管理,济南国际机场定期开展飞行区安全、机坪运行秩序、净空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等关键环节、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严查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不间断开展鸟害防治、危险品航空运输等专项检查活动;从人、机、环境、管理四要素上查找危险源,查找安全隐患,并严格责任落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年”、“规章落实年”、“安康杯”、“安全生产月”等专题活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为航空公司创造安全起降、安全飞行的优越条件。
第3招:
注重服务打造温馨、绿色空港
为打造温馨空港,济南国际机场呼叫中心向社会推出“10项服务承诺”,为旅客解答疑问,打造金牌客服;推行首问负责制,为客户提供问询、订票、订房、订餐等“一站式”服务;为满足旅客对舒适出行的需求,在新航站楼重新规划政务、商务贵宾区,改善贵宾服务硬件、软件设施,秉承“5米注视、3米微笑、1米问候”的服务原则,为旅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在安检服务方面,济南国际机场精简登机手续,使旅客登机更轻松、快捷。安检站推出“定式”服务项目,从细节上把握服务质量,在对旅客的检查服务中做到验证细心、解答耐心、帮扶热心,在做好“上岗微笑、服务有声、双手递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标准。济南国际机场行李检查台增设了开包引导员,为旅客提供“321”服务,即旅客距开包柜台3米时,引导员微笑注视,2米时主动问候,1米处时双手接过旅客的登机牌。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旅客对安检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除此之外,济南国际机场还在打造绿色空港上下工夫。济南国际机场专门成立了绿化管理机构,并投入专项资金对机场进行绿化改造。今年,济南国际机场将在新候机楼施工场地设50米绿化带,在机场路与机场高速路联络道两侧设30米绿化带,建成由高到低的层次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