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放开异地高考不少代表建议实施时需设置门槛
本报报道了山东高考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就地报名参加高考的消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异地高考是有条件的,除了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外,还对家长和孩子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家长要在当地有工作。”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在十个月内出台,该方案与山东出台的政策“思路上一致”。3月4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部分代表。
山东政策应全国推广
对于山东率先“破冰”异地高考政策,参加两会的代表们纷纷叫好。全国人大代表 、青岛大学副校长、青岛市政协副主席邵峰晶表示,山东省有关异地高考的改革是推进教育公平迈出的重要一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两会召开之前,全国人大代表 、泰安市泰山区岱庙街道市场街党支部书记金兰英就已经写好了《关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输入地按学籍参加高考的建议》。“在城市化大背景下,他们的事业、家庭、不动产、交际圈均已扎根于输入地,绝大部分移民不会再返回原籍,然而新移民在为输入地繁荣建设的同时却无法享受与输入地市民相同的权利,其中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便是新移民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金兰英说,根据2007年全国妇联的调研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 5800万名,这些孩子普遍缺失正常家庭生活,57% 以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孩子过早退学走上了社会,缺失了家庭教育,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个社会群体。”
招生名额也要均衡
取消高考户籍政策限制,看似美好的愿望,实施起来却有很大的困难。全国人大代表 、青岛大学副校长 、青岛市政协副主席邵峰晶认为,取消户籍政策势在必行,但却有很大的阻碍,“各地资源不均衡,取消户籍的政策若真正实施,肯定会牺牲一些地区考生的利益。”
全国人大代表 、福建省龙岩市原政协副主席张秀娟认为:“首先要解决高考招生名额分配不公的问题,现在各大学高考录取名额没有公平分配,像北大清华等名校,给外省的名额很少,但却招收大量的本地生源,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分数线差一二百分的现象出现,如果打破户籍政策,肯定会冲击到录取线较低的区域 ,这也是该政策实行的最大阻力。”张秀娟以山东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为例进行了说明,“你们山东为什么能实行,因为你们的分数线太高,别人想躲还来不及,不可能很愿意去山东参加高考。”
需设置一定门槛
山东就地高考政策出台后,有舆论表示此举将是把双刃剑,在解决务工人员子弟回家高考困难的同时,也可能会引发变相的“高考移民”。对此,全国人大代表 、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表示,一次性全部放开户籍限制有些不太容易实现,但可以在教育资源还未平衡的情况下,逐步放开户籍限制。
而为避免短期内由于拥入大量外地考生而导致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金兰英还设想了一些具体限制措施。“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内设置一定限制条件,比如,父母必须提供1年以上纳税证明,在当地买了房子或者在当地居住了5年以上的等等。”
“放开异地高考,对山东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全国推进还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认为,高考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所以改革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很多配套的东西跟进。
本报特派记者 高亮 李杨李志波(本报北京3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