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航空教育 > 航空学院

航空学院

加大改革力度 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

hkxyedu 2012-06-02 15:58:42航空学院
【编者按】刚刚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1期 总第482期)刊发了我校校长怀进鹏院士署名文章:《加大改革力度 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加大改革力度 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怀进鹏全面提高高等教

【编者按】刚刚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1期 总第482期)刊发了我校校长怀进鹏院士署名文章:《加大改革力度 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

加大改革力度 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

◆怀进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以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主线,进一步明确“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高校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为高校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导,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年”为载体,以“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为主题,在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上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通过进一步加强统筹,着力推进发展重心向内涵建设转型,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一、坚持育人为本,把优质办学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持育人为本,是大学本质属性的理性“回归”。北航作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始终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始终把追求卓越作为办学目标,提倡大学办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国家优秀建设者和领导、领军人才为己任,造就了一大批兴业人才、治国栋梁和学术精英。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是我国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第一人力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常常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近几年,北航明确提出要努力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创新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施有温度的教育,推进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适应个性化要求的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探索人才培养示范区的发展和经验推广机制。

北航一直是高端人才和优秀学生的汇聚地。从招生的统计数字看,近年来的招生一直位列全国高校前列,生源极其优秀,甚至可以说是一流的。从国家未来发展看,“985”、“211”院校应该是代表精英人才培养的主流阵地。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对如此优秀的学生生源,北航有着怎样的育人目标,又如何铺路搭桥把他们送达成才的彼岸?我们希望,经过4年甚至8年的春风化雨,从北航校门走出去的将会是一批勇于承载社会责任、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成长为未来10年、20年中国乃至国际社会的领军和领导人才。

为了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一方面我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探索文化育人模式,不断丰富载体和手段,加强对育人环境与实践氛围的培育,打造了一批 “人文滋养”、“文化景观”和“典型引路”等特色育人品牌,不断拓展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努力培养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就是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能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以及与专业相关度不大的生命科学、化学等知识基础,这些基础知识虽然不会立即得到应用,但将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人文素养,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雄厚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是凝聚力量、推动向前和引领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打下这三方面的基础,他们就具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了不断调整和优化、面向未来的基本素养。

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不同类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整合优化校内外优质资源,着力构建“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品质,基本形成了理、工、文和国际化四类教育改革实验区,其改革经验在全校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

2002年,学校成立高等工程学院,探索拔尖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通识式基础教育、渐进式专业教育、开放式实践教育、自主式发展教育”,在加强学生数理知识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2005年,学校又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联合创办了中法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的成熟经验,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国际视野、领军素质的国际化通用工程师;2009年,学校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华罗庚班,探索理科和交叉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规律;2010年,学校成立了知行文科实验班和高等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文科功底以及较强的关注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经世致用人才。学校还积极探索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的新机制,与中国商飞合作创办“大飞机班”,与中航工业共同推进发动机和动力学院综合改革。

学校以沙河新校区为基地,整体优化七类公共课程体系,建设了六大基础实验平台,建立了跨学科的科学实验室,倾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打造精品本科学院。同时学校统筹特色资源优势,成立了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建设了航空航天博物馆、科技创新馆、校史馆、艺术馆和音乐厅等“四馆一厅”文化基地,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中探索文化育人新模式。

学校的这些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已经结出丰硕成果,在2010年“质量工程”一期建设的收官之年,学校新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2门;北京市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项、北京市级精品课1门、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同时,2010年我校成功申报并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学校;2010年和2011年成功申报并获批“探索面向基础科学和重大工程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大学章程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试点学院”等4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今年首批上线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有“演讲与口才”、“航空航天概论”两门公开课入选。

二、坚持科研支撑,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多学科综合、交叉和集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北航诞生于新中国自立自强的磨砺,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从创建之日起,北航就肩负着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历史使命。经过一个甲子的建设,集中了航空、航天和信息科学技术三大优势研究领域的北航,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构建完善以重点学科为核心,重点学科、主干学科和带动学科相结合的多层次学科体系,着眼于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并不断在前沿高技术创新和工程化创新方面强化整体优势、拓展新领域。同时,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培养拔尖人才一直是北航的传统,通过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总书记讲话精神,学校更加注重科技与教育融合,把优势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对本科生全面开放,每个实验室每年至少接收30名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探索“梯队式”培养模式。通过参与导师负责的重大科研项目,学生能够接触到国内外研究的最前沿。参与国家项目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看到事业发展前景,认识到自己在报效祖国的同时,也是在为人类作贡献。七年来学校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形成了基于导师的梯队与团队培养模式,实现了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十一五”以来,北航有367名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51人获得国家级成果奖,8人成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署名获奖人。

学校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与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以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为代表的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被建设成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依托最新科研进展开发自主创新教学实验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目前,全校83%的科研成果都已转化为教学创新实践平台,再现重大科研成果的探究过程,深度激发和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激情。

学校建立了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履行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创新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与北京市共建“北京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与深圳市共建“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企业集团积极共建研究院、研发中心,形成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体系。我校以研究院为平台,教师团队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员工发展培训中,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在产品研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感悟工程环境,把产品构思、设计、实现、营销与服务等商业案例带进到课堂教学中。许多学院积极邀请企业管理和工程经验丰富的高层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相关课程内容的讲授,担任冯如杯科技竞赛、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以及答辩委员会成员等,通过各种形式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支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效推进。

北航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优势,鼓励教师参与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北航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P)等,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兴趣为先导,加强科研过程的训练。2010年SRTP面上项目共申报立项305项,参与学生941人。学校新组建了节能减排实践基地、北航-广本FSAE创新实践基地等大学生实践活动基地,新增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新大赛和大学生F1汽车大赛等参赛项目,在拓展竞赛参与范围和规模的同时,出台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参与组织与培训,加强指导队伍建设,提高了竞赛的组织与培训水平。2011年,北航本科生获国际赛事杰出奖提名奖3人次、一等奖6人次,获国家级特等奖8人次、一等奖36人次。其中,经管学院2011级本科生团队获美国“高通杯”大学生创想大赛冠军;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孙睿晨同学先后3次前往瑞士洛桑大学和美国斯科普里斯研究所进行科研活动,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优秀素质与能力;“北航系列”探空火箭、无人机、微小卫星、机器鱼等本科生参与的项目,不仅是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而且已经转化为国家重点/重大项目。最近,201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正式揭晓,北航学生共获得7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

三、坚持全球视野,把高端国际合作转化为人才培养特色

今天,全球化已渗透到大学的每一个角落,对大学的办学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处在转型和深刻变革中,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乃至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北航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必须根植于中国,因为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为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它才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遵从国际化的通用准则,在无边界的科学面前,形成可比较的竞争优势。北航的远景目标,就是建设一所根植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根植于中国,同时又遵守国际化的准则、面向世界,应该是中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从人才培养的视角看,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品质,具有高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近年来,北航非常重视国际化办学的思路,坚持在高端国际化大平台上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我们坚持全球视野扩大交流,定位高端前沿深化合作,启动实施了国际化战略的“UPS计划”,通过校际、学院及教授、学生三个层面的实质性合作交流与联合培养,提升学校国际化竞争能力,努力造就具有全球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中法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教育经验,与包括1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中法著名企业集团进行实质性合作,建立了由国内外教育界和知名企业家组成的董事会和管委会,着力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国际视野、领军素质的国际化通用工程师。2010年中法工程师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法国和欧盟的CTi通用工程师资质认证,使学生登上了国际化发展的“直通车”。2011年已经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拥有通用工程师国际资质证书的毕业生,平均每名毕业生获得国内外10多个岗位的就业机会。在中法工程师学院建设过程中,注重法国工程师培养经验与北航自身优势的融合,相关院系深度参与,共同承担教学改革,为探索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一年来,130多所国内外高校来校参观调研。2010年底,学校成功组织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高峰论坛和工程师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达成了“北京五点共识”。

学校与香港科大、美国加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共建国际航空科学技术联合学院,融合四方优势,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打造航空航天高级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北航的1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均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团队的领头人,以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沙德洛夫教授为首的5人海外创新团队直接参与本科教学,日本的谷畑勇夫教授和美国的福尔摩斯教授分别牵头建立了国际一流的教学实验平台,直接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

四、坚持试点推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建校60年来,北航始终伴随着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我们的理想和抱负、传承和发展始终与国家利益紧密相系。系统总结学校60年优良办学经验,我们提出了“传承、开放、超越”的主题,突出学科交叉、突出国际化,不断提高超前谋划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把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作为核心点,把建设一流学科作为攻坚点、把推动重大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突破点、把引育卓越师资队伍作为支撑点、把加快国际化发展作为增长点,倾力打造北航的唯一和第一,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育创新拔尖人才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学校确定2012年为“人才年”。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我们研究制定并正式启动了人才培养“长城行动计划”,其核心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长城行动计划”的主要内涵包括:通过做好国家“试点学院”,夯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推广学校“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华罗庚班”、“文科知行班”等实验班的经验,在有条件的学院设立实验班,全面实施“一制三化”(本科生导师制,推进学生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培养)和全英语授课,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和本研一体化培养,促进学生国际交流交换和联合培养,同时对研究生培养实施以质量为核心的改革与调整。

最近,学校已经就“长城行动计划”进行了具体部署。其一,实行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级聘任,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定编定岗的工作,由教务和人事部门构建一条闭环、可实施、能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的机制和配套政策,明确各类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并与教师晋升和考核挂钩,以保证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其二,召开全校所有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会议,在思想上进行了高度统一,明确了推进工作的机制,实行项目进行阶段检查、按月上报进度,及时召开会诊会议解决具体困难与问题;其三,启动学校若干重大教改项目、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建设,实行跨学院、跨部门联合申请和完成,集中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力求机制上和政策上进行创新;其四,在全校大力倡导新开办各类人才培养实验班,从2012 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开办实验班的学院共有12个,这些学院已经研究制定了完整的实施方案,这些目标明确、各具特色、可操作性强,主要特点包括契合各学院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创新选拔机制、实行大学中学联动,开展“通识”加“专业”及博雅和书院制教育,改革或优化培养方案,全面实施“一制三化”,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推行全英语授课,引进和聘请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致力于开展研究型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行本研一体化培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部分研究生培养环节提前到本科阶段,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交换和联合培养,积极与企业和研究所协同、共建等等。

2012年是北航推进空天信融合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年,是我们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建校60周年的重要年。我们惟有全力实施好“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举全校之力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才能全面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责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