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经济提速起飞
当前,民航作为国民经济战略层面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民航工业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而是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即航空经济。
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通过民航业科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航空经济产业链,加快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临空产业集聚区。
“从国际国内的实践来看,临空产业与航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会成为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发动机。”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一语道破了发展航空经济的重要性。
以民航业为基础打造航空产业
据统计,航空经济目前对全球GDP的贡献率约占到全球经济的7.5%,其中由于机场的航空经济效益而形成的临空产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国际上临空产业是在全球经济化、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将民航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演变出以航空业为依托,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聚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质资源会聚的航空经济的发展模式。目前,全球每年搭乘飞机旅客有25亿人次,40%的国际旅游是通过航空运输来完成的,通过航空运输的货物占整个国际贸易货物价值的36%至40%,在全球近百家机场周边,已经形成了航空大都市或者航空产业。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运输的快速增长,在国家实施沿海战略推动下,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东南沿海的大机场纷纷借鉴国际临空产业发展的经验,在中国最早开始了临空产业发展实践。而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的支持下,成都、郑州、重庆、长沙,石家庄等中西部省会城市,也开始了临空产业的战略布局和规划。
夏兴华表示,大力发展航空运输,加快培育和发展航空经济,不仅有利于带动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格局,实现从沿江到内陆产业的转移,更有利于航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布局。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航空运输是实现生产、流通、服务和消费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我国首都机场的旅客量世界排名第二,民航业服务世界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在发展的规模上已经具备了发展航空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可以预见,中国航空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要通过民航业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鼓励各地区发展通用航空、航空制造与维修、航空金融、航空物流,打造航空经济的产业园。”夏兴华说。
以机场为核心形成产业集群
在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看来,临空产业的聚集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机场航空产业的拓展。二是产业转移,机场通过全球产业价值链连接整个城市。三是同区域产业相结合,在机场周边地方进行投入,形成临空产业。
河南郑州的航空港区就是通过产业转移带动临空产业聚集的受益者。过去,郑州航空港区的传统产业居多,临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201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开始规划临空产业园,在郑州的机场周边形成了方圆10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并引进台湾富士康等IT产业入驻,带动了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俄罗斯的货运公司也将临空产业园作为一个基地来发展和建设。相关产业纷纷入驻,不但促进了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更带动了航空港区的经济发展。到2011年底,郑州航空港区总人口超过了20万人。
“临空经济的发展跟经济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机场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经济主导,而是成为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引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田建文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世界500强的加工企业聚集到了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形态都已经发生了变化。现代企业要求快速、高效和信息化,这对于航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些企业要在全球进行采购和分销,决定了他们必须将机场作为首选之地,在机场周边聚集,以机场为核心,形成临空经济的辐射。通过制造业的聚集,形成大量的人流和物流,最后形成对于周边酒店和居住的需求。她表示,一定要考虑和机场这种连接性,才能使得企业、制造业在选择的时候,充分利用货站的无缝隙连接,给区域经济带来真正的需求。但同时,发展航空经济必须要处理好跟城市的关系,不仅以机场为核心,更多是从服务的角度,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要跟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地方经济融为一体。
在夏兴华看来,当前民航战略地位凸现,行业发展城市提升,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融合急剧增强,临空产业、航空经济正逐步成为重要的经济形态。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临空经济国际高峰论坛上,他说,我国临空经济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要凸现中国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说:一是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统筹协调,规划引领的作用。要从企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统筹规划好临空产业的布局,城市建设,综合交通及土地应用,实现航空运输与临空产业的有效的衔接,实现航空经济区和企业经济发展阶段,整个产业的相互协调。通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等方式,实施临空经济的经营管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等企业,形成航空运输与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新型发展模式。二是要优先发展民航业,鼓励航空产业发挥战略先导作用。要遵循航空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完善航空运输的政策,全力支持本地区的航空公司做大,拓展网络覆盖,促进全球型的物流发展,同时加快通用航空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对通用航空的各种需求。三是要实行政策支持,形成临空经济快速发展的合力。地方政府要在临空产业的航空运输、产业开放、投资融资、土地管理、人才引进等方面,形成相互配套、完善的优惠政策及支持体系,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要选择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开展航空经济示范园区,加快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临空产业的聚集区,提高旅客的换乘率和机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