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怎一个“热”字了得 “高烧”背后的忧思
2月13日,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类招生考试现场,考生排队等待进入考场。可为摄
2012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依然火爆,报名之处人头攒动,考试现场摩肩接踵,有的挤歪了铁门,有的堵塞了交通…&h
2012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依然火爆,报名之处人头攒动,考试现场摩肩接踵,有的挤歪了铁门,有的堵塞了交通…&h
2月13日,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类招生考试现场,考生排队等待进入考场。可为摄
2012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依然火爆,报名之处人头攒动,考试现场摩肩接踵,有的挤歪了铁门,有的堵塞了交通……许多家长陪着考生南征北战,半年之内走过大半个中国,试图用汗水、泪水、心血和金钱,跨过文化课分数线可以降低的高考门槛,敲开心仪高校的大门。
艺考,怎一个“热”字了得,简直到了“高烧”不退的地步。艺考“高烧”,烧得那些缺乏艺术细胞的学生被“赶鸭子上架”逼上“艺术”路,烧得那些真正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也被“堵”在了路途,烧得很多家长晕头转向,却让某些学校财源滚滚、各类培训班盆满钵满……
艺考“高烧”,要烧到何时?应如何退烧?
一问
艺考,到底有多乱?
“目前的艺术考试实施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突出乱象:考前辅导乱,考试组织乱,招生学校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吴键用“三乱”形容当前的艺考。
每年2、3月间,寒风中挤成一团的报名队伍,考场内横七竖八的画板,考场外呼天喊地的摊贩,马路上如临大敌的交警……艺考过后,垃圾遍地,废品成山,让人感觉这里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一个字,乱!
这种乱,源于“热”。近几年,虽然高考生源下降,但艺考持续升温,报考规模已占高考总规模的10%以上。在中国传媒大学,最热门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计划招生100人,报名人数高达8200多人,报考和录取比为82∶1;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录取率甚至不到1.5%。
由于艺考的低门槛、高诱惑,越来越多的学生“半路出家”。在艺考生中,大部分是在高中阶段甚至是高三时,为了“敲门砖”而投身艺术行列。这些“临时抱佛脚”的学生,让那些原本凭着才华和兴趣报考的考生不堪其扰。北京女孩李煜从小学习小提琴,凭着对音乐的热爱,拿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奖项。在她顺理成章报考高校艺考时却突然发现:“怎么一下子冒出了那么多的特长生?”
趁“乱”打劫的是那些培训班、速成班。用关键词“艺考培训班”在网上搜索,会得到数以百万计的条目。可以说,目前艺考培训市场几乎乱成了“一锅粥”,由于缺乏监管和规范,租几间民房当教室、找几个大学生当老师、打几个广告招学生,一个“草台”艺考培训班几天就可以搭建起来。
当然,与这些草台“小巫”相比,培训班中还有专业“大巫”,他们造就了艺考的“潜规则”。因为艺术类考试不宜量化,评价的主观性很大,说考官掌握“生杀大权”毫不夸张。吴键说:“由于考试中确实存在少数考官舞弊的情况,众多考生出于担心得不到公平对待的心理,违心聘请与考试有关的专业教师进行考前辅导。现在的情况,与现实生活中手术病人给医生送红包、运动队给裁判行贿一样,不求照顾,只求公平。”
面对“潜规则”,一些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家长“铤而走险”也就不难想象了。于是乎,重金聘请评委级老师的考前辅导市场越来越红火,费用也自然水涨船高,甚至高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
“艺考是个‘砸钱’的事儿,每节课1000块,最贵的2500块,加上住宿吃饭、租琴房等各项开销,一个考试周期下来将近20万。”一位音乐类艺考生算出自己的培训费。
二问
联考,到底行不行?
一位70岁的爷爷陪伴孙女,20余天内辗转济南、潍坊、滨州、青岛四市,连续参加11所院校的艺术招生考试。如果报考省外的其他院校,他们的征程还要增加数倍。
能否让他们少一点奔波之苦?基于减轻学生压力、有效防止艺考腐败等考虑,近几年,山东、陕西、甘肃、江苏、青海等省陆续采取艺术招生考试省内统考。但从实际情况看来,收效并不明显。
济南七中教务处教师周明媚说:“统考成绩对不少学生来说只意味着有了保底学校,顶尖院校基本都不认可,都要组织校考,因此,考生十几所院校连轴转的情况还是很普遍。”原来,全省统考并不为优质艺考院校“青睐”,甚至曾引起众多院校的抵制。“之所以不采用省统考成绩,是由于不同高校有其自身特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也不同。校考,可以根据人才培养定位选择适合的学生。”山东艺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招办主任聂立家解释道。
因此,在学校和各招生省份的博弈中,校考仍然保存。在山东,给31所知名本科艺术院校以及部分部属院校等留了个“后门”,允许其在山东省统考的基础上进行校考。而截至目前,几乎没有高校放弃自己的校考,所以山东考生在参加完全省统考后,还要连续参加十几所学校的校考,不少考生过着白天考试、晚上赶考的辛苦日子。
“校考的设计是为了有利于不同院校特色招生,但这种制度设计的无限扩大,是对考生利益的忽视。”吴键说:“对于国家而言,校考完全脱离各地方招生部门,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要从考生利益出发,重新设计制度。”
有考生和家长建议,能否像“北约”、“华约”一样,几家优质艺术院校携起手来,进行一个“联考”?据了解,目前已有少数高校开始探索艺术类联考,如云南艺术学院、云艺文华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三校相同专业实行联考,成绩共用,各校分别确定专业合格线,考生可根据考试成绩填报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但“联考”的做法并不被大多数艺术院校看好。
也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学生和家长的南征北战,哪有艺术院校的财源滚滚?”在艺考中,每所院校的报考人数动辄上万甚至几万人,以报名费每人100元计,仅此一项,院校就可收入几百万元。
有强大的利益屏障阻挡,推行联考的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三问
退烧,该用什么药?
艺考“高烧”不退,烧得乱象丛生,烧得社会不满,烧得政府不安。那么病从何起,又该如何“退烧”呢?
其实,艺考热本身并不是坏事,吴键指出,“总体上,艺术考试热的形成,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艺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引发的。研究表明,由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艺术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1%,因此,可以预见,国家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是持久的,所以艺考热必定是一个长期过程。”
虽是一个长期过程,但面对当前的虚火,也确实到了该对症下药的时候。
对家长而言,需要“降压药”。一位艺术学院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开玩笑说:“在学校见到有同事打招呼,就知道又是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要跟我学美术了。”虽是玩笑话,但“考不上文理科,就来考唱歌;学不好数理化,就来学画画”成为众多家长让孩子“学艺”的直接原因。作为家长,要量力而行,审时度势,在给自己降“压”的同时,也给孩子减“压”。
对考生而言,需要“镇静剂”。近年各类选秀节目如火如荼,“一夜成名”的诱惑强烈吸引着考生,给艺考热火上浇油。许多立志考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怀抱“明星梦”,加入浩浩荡荡的艺考队伍。对很多考生来说,平心静气地考量自己,搞清自己是否真是搞艺术的“料”,十分必要。
对学校而言,需要“减肥药”。由于艺术类学生的收费高于其他专业,也形成了许多学校的招生冲动。原来有艺术专业的不断增加招生数量,原来没有艺术专业的院校纷纷设置艺术专业,争抢招生带来的利益份额。许多学校特别是非重点地方院校,在师资等办学条件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不顾质量敞开招生大门,造成艺术院校的虚假“繁荣”。“虚肿乱胖”,不讲质量,既害学生,也害学校。对一些院校而言,是到了该“减肥”的时候了。
对政府而言,首先需要“明目丸”,正视目前的乱象并对症下药。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暗箱操作”,今年,多个地方出台政策,使招录过程尽可能公平、公正。例如甘肃省在美术类专业统考中,给考生使用明、暗两种考号,考试时,明号码在核对完考生身份后剪掉,仅保留密封的暗号码,使评卷人员无法辨认试卷作者;江苏首次建设专家评委网上申报系统,系统会对每位评委在整个评判过程中的表现给出分析数据和曲线,供考试院对评委进行业务考核和今后聘请评委的参考。当然,作为政府部门,仅靠一剂“明目丸”显然不够,建立高效便捷的考试制度,规范杂乱无章的办学秩序,治理乱象丛生的培训市场,需要下更多的“猛药”。
艺考“高烧”,或许还会再烧上一段时间,但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学校、家长和考生,对症下药,辨证施治,泻火退烧,已是刻不容缓!(记者 张烁)
很赞哦! ()
航空教育网免费择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