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协:将航空产业作为战略投资-中国民航网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晶晶 报道: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以下简称“国际航协”)呼吁决策者将航空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投资来对待。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先生(Tony Tyler)表示:“行业与政府携手将会取得显著成效,有了支持航空业发展使其充满竞争力的政策,通过市场导向,会在各个经济体间实现广泛的共同利益。”
航空业是经济贡献巨大的产业。在新加坡,政府将航空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为其提供支持,航空业则为国家贡献了119,000个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以及5.4%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国际航协委托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进行调查,向各国政府展示了航空业良性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催化影响。汤彦麟表示:“航空业的连通性,促进新加坡成功地发展成集金融、医疗保健、文化和教育行业等于一身的多样化区域枢纽。”
然而,并非所有政府都持有同样的积极态度。印度就是一个忽视了航空业发展潜力的市场,因为印度的政策框架不能为航空业竞争力提供支持。例如,高税收、孟买的运力缺乏,以及德里基础设施成本的日益增加,这些因素都抑制了印度航空业的潜力发挥。“与印度航空业的迟缓增长同步的,是经济发展成本。印度的人口规模大约是新加坡人口规模的240倍,但印度航空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却仅是新加坡的约14倍,仅有170万个。现如今,印度航空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仍只有0.5%。这是很重要的0.5%,考虑到新加坡和印度之间的人均GDP差异,这些数字还是告诉我们,印度航空业的潜力巨大,未来还有很多可能。”
亚洲增长
目前,亚洲正在推动经济增长,并推动航空业的重心东移。2010年,飞往亚太地区航线以及从亚太地区出发、亚太内陆航线的客运量约为33%。北美和欧洲地区航线, 旅客比例为31%。根据国际航协在客运方面所做的预测,到2015年,亚太地区航线的客运量将达到37%,而欧洲和北美客运量则会下降至29%。2010-2015年,全球旅客客运总量预计将增加到35.5亿人次。在增加的8.77亿人次的乘客中,预计有2.12亿将飞行中国航线。
从旅游倾向方面来看,亚洲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在美国,旅客每年乘坐飞机出行的次数平均为1.8次,而在德国这一比例为每年1次。在中国,平均每人每年乘坐飞机出行的次数为0.2次,印度则仅为0.1次。汤彦麟说:“ 未来十年内,预计中国将达到15000美元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每年进行一次航空旅行将成为可能。在中国实现这一目标后,每年将多增加10亿人次的航空旅客运输量。”
行业的发展会带来诸如安全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办法是,政府和行业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通力合作。
汤彦麟表示:“积极的经济措施,如碳排放交易,是实现航空业气候变化目标的必要手段。为有效地贯彻实施,避免市场扭曲,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调。欧盟在推动全球航空业减排及走在碳排放权交易前列这点上值得赞赏,但必须改变其单边主义做法。”
业内人士支持将欧盟碳排放交易计划(EU ETS)作为欧洲内部的解决办法,以避免不协调的税收措施。但该计划的范畴超出了欧洲的边界范围,而且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降低。汤彦麟表示:“英国、德国和奥地利的离境税是作为环保措施出台的,征收额超过40亿欧元。根据联合国签发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s)的当前价格计算,这些费用足够抵消航空业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倍了。”
非欧盟国家政府将这种域外的税收征管视作对其主权的攻击。他们正在采取行动。汤彦麟说:“航空业很难承受陷入到欧盟碳排放交易计划产生的不断升级的政治或贸易冲突中。国际民航组织(ICAO)是唯一的出路。在欧洲,人们日益认识到,在国际民航组织框架下提出一项全球性解决方案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定会产生良好结果。对欧洲来说,充分参与到国际民航组织全球性解决方案的讨论活动中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