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航空教育 > 航空学院

航空学院

建设根植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hkxyedu 2012-05-19 13:59:37航空学院
今年,北航即将迎来建校60

今年,北航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学校六十年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2012年5月出版的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深度访谈”栏目,刊登了该刊记者专访我校校长怀进鹏院士文章——

建设根植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怀进鹏校长

人民论坛记者 陈金明 刘智文 李盟盟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这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永远铭记的骄傲时刻。亿万国人在那个不眠之夜通过电视直播画面,亲眼见证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激情拥吻的“浪漫”时刻。“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实力,标志着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在自主研发航天技术方面进步迅速,向航天强国又迈出了一大步。

相对于西方强国,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较晚,起点较低。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把建立新兴的航空工业作为发展经济和巩固国防的一个重要支柱,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与此同时,中央也极为重视航空航天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经过几度规划和调整,1952年10月25日,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运而生。在六十年的办学实践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利益和国防战略需求,传承创新,开放交融,为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国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翻阅着北航风云际会的华丽篇章,感受着它与时俱进的时代脉搏,我们不禁思索: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而各个大学自身也在为落实这一战略而付出扎实的努力。那么,肩负着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历史使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践行这一国家战略之路上有着怎样的思考和实践?带着这个问题,在北航建校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士、北航的领路人——怀进鹏校长,请他向我们解读北航建设根植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智慧密码。

【国际化下必须把握中国文化元素】

人民论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请问贵校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怀进鹏:此次全会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这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髓和方向所在。对于教育系统来说,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有现实性和超前性的意义。

不可否认,国际化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的国际化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那么,教育的国际化是否意味着教育的完全西化,不加区分地“与国际接轨”?答案是否定的。教育的国际化必须要把握中国文化元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其厚重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和道德的启迪。教育只有根植于中华文化,吸取中华文化之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才不会在国际化的浪潮中迷失。从这种角度来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上升到如此高度,为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指明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我们知道,大学是全球唯一一个只关注未来或不完全关注当下的机构,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的摇篮,是通过现实和理想的不断博弈引领学生对社会进行思考,对人生方向重新定位,重塑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重要的转型阶段。面对当前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抨击,培养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被他们消费得起的文化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内核因素。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根本性任务融入大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育人的全过程,是高等教育承担文化强国建设使命、引领社会文化风尚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旗帜鲜明地倡导淡泊名利、科学严谨、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在大学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凝练与融合中,积淀反映大学品格和北航精神的文化意蕴,总结凝练出“爱国荣校、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尚德务实、求真拓新”的办学理念、“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等,并内化为师生的情感激励与学校的精神文脉。“松月苍苍自青绿,河水脉脉永泱泱”,这些已成为学校保持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具体来说,我们成立了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打造了包括艺术馆、校史馆、科技创新馆、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在内的“四馆一厅”文化阵地,关注与回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把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担负大学文化研究、文化建设、文化合作交流、公共艺术教育及传播等职责。开办两年多已举行60期的“北航大讲堂”,重点邀请人文、艺术、科学和政经等领域的大师、著名专家学者和杰出人士莅校与同学们深入交流,帮助青年学生开拓视野、激荡思维、启迪心灵;两年一度的“感动北航”,以追寻师生心灵深处的感动为宗旨,至今已举办三届,并获得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我们努力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学术建设及大学文化创新体制机制,在促进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交融互动中,扩大文化传播效果,形成学术研究特色,汇聚和培育高端人才,逐步建成大学文化乃至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智库”。

人民论坛:诚如您所说,教育的国际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请您简要介绍贵校在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情况。

怀进鹏:现阶段我国存在两个“既要追赶,又要超越”。首先我国的整体国情是工业化尚未完成就进入了信息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既需要追赶,又需要超越;其次高等教育刚刚完成了大众化阶段,国家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这也要求我们既要追赶,又要超越。在国际化浪潮下,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我认为,大学的功能定位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外,还应包含国际化和文化的功能。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大转型和深刻变革的关键期,国际化和文化的功能就尤为重要。

近年来,北航非常重视国际化办学的思路。我们坚持全球视野扩大交流,定位高端前沿深化合作,启动实施了国际化战略的“UPS计划”(U:university;P:professor;S:student),通过校际、学院及教授、学生三个层面的实质性合作交流与联合培养,提升学校国际化竞争能力。迄今为止,我们已先后与国外近3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航空科学与技术创新引进基地”和“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共聘请1400余人次外国专家来校工作;创设了“中德软件联合研究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法材料联合实验室”和“法国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北航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于2004年合作创办的以培养国际通用工程师为目标的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获得了“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的殊荣和美誉。除此之外,留学生规模也大幅增长,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530多人,是国内接收外国工科研究生最多的高校之一……这些都是北航国际化办学的成功实践成果。

【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

人民论坛:据相关数据显示,创新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请您谈谈贵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

怀进鹏: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是我国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第一人力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常常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回国时,美国方面曾这样评价:“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事实表明,这个评价一点也不为过,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

北航从办学之日起一直是高端人才和优秀学生的汇聚地。从招生的统计数字看,近年来北航的招生一直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其生源极其优秀,甚至可以说是一流的。从国家未来发展看,“985”、“211”院校应该代表精英人才培养的主流阵地。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对如此优秀的学生生源,北航有着怎样的育人目标,又如何铺路搭桥把他们送达成才的彼岸?在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我曾向同学们提出“仰望星空,德才兼备报效祖国;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成就梦想”的寄语。“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我希望,从北航校门走出去的一流生源经过四年甚至是八年的春风化雨会是一批勇于承载社会责任、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成长为未来10年、20年中国乃至国际社会的领军和领导人才。

为了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一方面我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探索文化育人模式,不断丰富载体和手段,加强对育人环境与实践氛围的培育,打造了一批“文化景观”、“人文滋养”和“典型引路”等特色育人品牌,不断拓展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努力培养学生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工程实践能力,就是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能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二是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以及与专业相关度不大的生命科学、化学等知识基础,这些基础知识虽然不会立即得到应用,但将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三是人文素养,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雄厚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是凝聚力量、推动向前和引领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有了这三种能力,他们就具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了不断调整和优化、面向未来的基本素养。

在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过程中,我们依托学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并坚持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七年来学校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这些奖项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科技优势,我们要把优势科研资源集中用于教育教学,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深度激发和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激情。我们坚持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对本科生全面开放,每个实验室每年至少接收30名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形成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的双螺旋发展情形。另外,学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的新机制,与中国商飞合作创办“大飞机班”,与中航工业共同推进发动机和动力学院综合改革,力争把优质办学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能力。为探索不同类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品质,学校创办了华罗庚数学实验班、高等工程研究院、高等人文社科研究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基本形成了理、工、文和国际化四类教育改革实验区,其改革经验在全校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

把高端国际合作转化为人才培养特色,也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全球化已渗透到大学的每一个角落,对大学的办学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作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品质,具有高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中共有307人次获得9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1人获得国家级成果奖,8人成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署名获奖人;学生独立研制的“北航一号”、“北航二号”、“北航三号”探空火箭,先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曾被评为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首都教育十大新闻;持续开展了22年的“冯如杯”科技竞赛活动已成为学生科技创新品牌活动,每年都吸引4000多人次参加,平均有600多人次获得国际和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学生的成就深刻地呼应了我校的育人目标及育人实践。

今年是北航60周年校庆年,也是发展规划中的人才培养年。面向新时期,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地以“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为核心,坚守“办学要有特色,但人的培养不能有烙印”的育人观,秉持“做学生的校长”的理念,实施有温度的教育,创新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新的起点上向更高的方向迈进】

人民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到贵校视察调研时提出了三点希望,请谈谈您对此的理解。

怀进鹏:2012年1月16日,刘延东同志来学校考察调研时,对我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国际科技领域前沿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了赞赏。她认为北航为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鼓励北航要为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路,在新的起点上向更高的方向迈进;希望学校高举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改革创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为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贡献!

刘延东同志的寄语,不仅是对学校所取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校办学特色、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期望、鞭策和激励。我和全校师生一样,备受鼓舞。2012年是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关键年,是我们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建校60周年华诞的重要年。回馈刘延东委员提出的三点希望,寒假期间我们组织开展了九次“头脑风暴”,深入分析北航未来的发展。

我们提出本研一体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博雅教育和实施温度的教育相结合;要求规模大、实力强的学院必须开办实验班,以为人才培养作新的贡献;提倡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组建交叉科学研究所;以本科通识教育试点学院为基础建立典型实验班,推动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结合。我们惟有坚持“传承、开放、超越”的主题,协同创新,以学科交叉和国际化为双轮驱动,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以推动重大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突破点,以引育卓越师资队伍为支撑点,以加快国际化发展作为增长点,全面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扎实推进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民论坛:贵校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在60年的办学实践中,贵校的办学定位和主导文化是什么?

怀进鹏:北航诞生于新中国自立自强的磨砺,是国家创办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从创建之日起,北航就肩负着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历史使命。经过一个甲子的沧桑洗礼,“敢为人先、爱国荣校”的北航精神为人称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北航开创了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与人才培养中的众多第一。2004年至今,北航7年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年连续获得4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奖励的纪录,被媒体誉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奖励的记录。如今,北航已成为一所航空航天特色鲜明、工程技术优势突出的多科性、开放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备了国内一流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特征。

今年,北航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站在新的起点上,北航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所根植于中国的空天信融合的世界一流大学。第一,必须根植于中国。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为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它才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第二,必须遵从国际化的通用准则,在无边界的科学面前,形成可比较的竞争优势。根植于中国,同时又遵守国际化的准则、面向世界,不仅是北航,应该也是中国其他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

我们常说,谋划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在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上,着眼于北航未来的发展,我们提出了实施“空天信融合、产学研结合、理工文综合”的“三合战略”,坚持“顶层设计、分层构架,相互衔接、融合互动,突出重点、形成系统”的原则,在学院级单位“十二五”发展规划、学校“九项计划”实施方案、“三大规划”等层面精心谋篇布局,把制定规划的过程变成学习研讨、理清思路、寻求共识的过程,构成学校长远建设与发展的坚实基点。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始终把文化传承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围绕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将大学精神的支撑、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作为我们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实现办学目标的基本元素。着眼于建立尊重、关心和支持师生发展的文化模式,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通过进一步统筹规划“一校两区”文化资源,通过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营造人文浓郁、注重特色、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的“和谐宽松、大气包容”的氛围,形成师生互动参与、共享成果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格局,使大学文化成为凝聚北航师生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巍巍上庠一甲子,弦歌雅颂续华章。风雨沐泽六十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以更宽广的视野谋篇布局、更扎实的行动继往开来,全面落实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空天信融合、产学研结合、理工文综合,实现培育创新人才、引育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发展和拓展国际合作的新突破,打造根植于中国的研究战略库和智慧库,向着“根植于中国的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目标坚实迈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