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飞出学生无人机
在2011年北京无人机飞行器大赛上,西北工业大学学生王进手托一只乳白色的“信鸽”,队友在一旁按下遥控器。这只“信鸽”挥动翅膀飞向高空,盘旋几圈后,平稳落在主席台前。
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拿起这只“信鸽”爱不释手。最终,这只“信鸽”––一项凝聚着12项专利、从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实验基地“飞出”的大学生科技作品荣获本次大赛创意组一等奖。
“到我们这一届,无人机项目已整整研究了10年。”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系研究生王进告诉记者,在西工大这所以航空、航天、航海为特色的“三航”院校,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就是“信鸽”无人机从孵化到长出羽毛、飞向高空的“暖巢”。
3年前,在大学生创新基地举办的“与长江学者面对面”主题活动上,王进从基地辅导老师宋笔锋那里了解到:随着国家航空产业的发展,无人机研发已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这位航空学院院长的话,让当时还是本科生的王进至今记忆犹新,“虽然你们还是学生,但视野要放得更开阔,看得更远”。
扑翼无人机是在无人机的基础上,利用仿生学原理,让无人机挥动着翅膀“飞”起来。对国内大学生来说,这一领域的研制还是“零”。
从创意理念到设计、试验,再到最后成型,扑翼无人机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而这每一步,又都与创新实验基地的支持密不可分。
“早从1998年起,学校就开始规划面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西工大教务处副处长李辉说,截至今天,已建成的“航空科技”、“数学建模”等创新实践基地达19个,面积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近3000名学生同时开展实践。
这些基地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异想天开”的计划在这里得到鼓励。
在这里,学生可以自己规划课题,也可以选择由基地教师命题,开展课题研究,获得经费资助。学校提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合作组建团队,“这样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在创新实践基地,王进的团队不但解决了实验所需的硬件难题,还申请到20万元的经费。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等在内的200多名高水平教师,“手把手”地进行实验指导。
看到他们对无人机如此着迷,宋笔锋还将这个团队纳入自己的课题组。在实验最艰辛的日子里,指导老师陪着团队成员吃住在基地,不分昼夜。最终,这架由大学生自主研发的扑翼无人机,在经过无数次改进后成功飞上了天空。
在西工大的创新基地,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近几年,该校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的国际一、二等奖共有81项,全国一、二等奖则有两百多项。
“这19个基地,都是由教务处和学院一起建设、共同管理的。”西工大副校长郑永安告诉记者,每年年初,教务处都要与各个基地制定出各自的计划任务和经费预算,年底验收,综合考评,奖优罚劣。
从创新实践基地延伸,目前的西工大已形成浓厚的创新培养氛围。
“要建起新的创新机制,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宋笔锋表示,平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注意给学生留下空白,让他们利用知识储备和联想能力,去探究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在西工大,很多前沿的知识和科研新成果,都会很快转化为教学内容。校内的主干课程教材,每隔3~5年就会修改1次,不同版本均达到5种以上,内容更新都超过60%。
学校举办的实验技能、科技制作、电子设计制作、数学建模等竞赛不计其数。近5年来,每年有1万多名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不仅催生了优异的竞赛成绩,更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如今,该校已获准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40项,校内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千篇,申请各类专利、著作权200余项。
来源:http://zqb.cyol.com/html/2011-12/08/nw.D110000zgqnb_20111208_4-01.htm